​介愈肝胆丨 CARTO/PARTO治疗门静脉高压胃静脉曲张出血的10年真实世界研究解析

国际肝病 发表时间:2025/5/6 18:15:28

前言

介入治疗是一门新兴的临床学科,是微创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立于临床传统内科学和外科学之外的第三大临床学科。介入治疗在不开刀暴露病灶的情况下,借助先进的影像设备(如DSA、B超、CT等)在皮肤上作直径几毫米的微小通道,将特殊的穿刺针、导管等插到病变器官、组织,通过穿刺针或导管直接注入药物、栓塞剂或置入支架等方式对多种疾病进行治疗。为给广大同道提供肝病介入治疗的前沿进展,《国际肝病》携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罗薛峰副教授共同创办“国际肝病-介愈肝胆”栏目,每月定时分享介入领域的最新研究,传达规范治疗理念,追踪介入治疗的最新动态,以期对相关领域专家、研究人员及一线医务工作者的研究或工作有所裨益。


重要研究结果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文章背景


逆行经静脉闭塞术(RTO)是胃静脉曲张(GV)的经典介入治疗技术(Lee EW, et al. Hepatology 2024;79:224-250)。弹簧圈辅助逆行经静脉闭塞术(CARTO)和血管塞辅助逆行经静脉闭塞术(PARTO)已显示出非常高的技术和临床成功率,静脉曲张闭塞率95-100%,静脉曲张止血成功率92%-100%,以及再出血率0%-3%(Lee EW, et al. Clin Transl Gastroenterol 2014;5:e61;Kim T, et al. Yonsei Med J 2016;57:973-979;Kim YH, et al. Cardiovasc Intervent Radiol 2016;Gwon DI, et al. J Vasc Interv Radiol 2015;26:1589-1595;Gwon DI, et al. Radiology 2013;268:281287)。RTO短期内改善肝功能及分流相关难治性肝性脑病,但可能加重其他门脉高压并发症,如腹水和食管静脉曲张(Miyamoto Y, et al.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03;18:934-942;Yamamoto A, et al. J Vasc Interv Radiol 2016;27:1160-1167;Ishikawa T, et al.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9;34:215-223)。与球囊阻断辅助逆行经静脉闭塞术(BRTO)相比,CARTO和PARTO术后并发症似乎持续时间较短。随着CARTO/PARTO临床应用的增加,RTO术后长期生存、短期和长期门静脉高压预后、肝功能变化以及短期和长期并发症受到更多关注。

Hepatology杂志于2025年1月发表了一篇题为《弹簧圈或血管塞辅助逆行经静脉闭塞术(CARTO/PARTO)治疗门脉高压静脉曲张出血:一项多中心、真实世界的10年回顾性研究》的文章。该研究回顾4个国家、13个中心的10年真实世界数据,调查了CARTO/PARTO治疗胃静脉曲张的长期临床结局,评估了CARTO/PARTO的总生存和预后因素、长期肝功能变化、门静脉高压并发症、临床结局、技术结局和手术并发症,通过全球最大RTO患者队列数据弥补了既往该类研究中缺失的长期预后信息。


研究设计


该研究筛选了2012年5月至2024年7月间全球13个中心(美国5个、韩国5个、加拿大1个、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各1个)的562名患者,符合以下标准的患者被纳入研究(图1):(1)年龄>18岁;(2)因胃静脉曲张接受CARTO或PARTO治疗;(3)随访时间≥2年。排除标准为:(1)CARTO/PARTO用于异位静脉曲张或肝性脑病;(2)联合使用BRTO/CARTO/PARTO的患者。术后1周内行增强CT评估曲张静脉是否完全血栓化。若未完全闭塞,需二次干预。通过增强CT或内镜评估曲张静脉复发及食管静脉曲张恶化情况,随访时间点为术后1、3、6个月及此后每年一次。


最终311例接受CARTO/PARTO治疗的胃静脉曲张出血(GVB)患者(平均年龄59.9±13.3岁,女性41%)被纳入,中位随访51个月(范围7-136个月)。其中215例(69%)患者接受CARTO治疗,96(例31%)患者接受PARTO治疗,CARTO组治疗了更多的孤立性胃静脉曲张1型(IGV1),而更多的胃食管静脉曲张2型(GOV2)接受了PARTO治疗。主要研究终点为CARTO/PARTO治疗胃静脉曲张及预防再出血的长期(>2年)临床成功率。次要终点为术后患者的总体生存率、技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肝功能变化及10年内门脉高压相关症状(如食管静脉曲张出血、腹水)的发生情况。


图1. 患者筛选流程图


主要结果


01

手术概况


CARTO、PARTO治疗的患者,基线特征并无显著差异,300例(96.5%)患者取得技术成功,286例(92.0%)取得了临床成功,所有患者均未发现与手术相关的即时并发症或死亡。术后并发症主要为13例(4.2%)门静脉血栓形成,1例(0.3%)肾静脉或腔静脉血栓形成,均接受治疗并通过30天抗凝获得逆转。轻微并发症如腹痛、背痛、无需干预的腹膜后血肿等在42例(13.5%)患者中出现,治疗后均恢复。


02

长期预后


再出血率:累积1年、3年、5年、7年和10年GV再出血率分别为0.9%、3.2%、4.0%、4.5%和5.4%,且均为新发静脉曲张或GOV出血,原治疗部位无复发。


门脉高压并发症:172例患者观察到门静脉高压恶化或新发并发症,其中110例(35.5%)食管静脉曲张、43例(13.9%)腹水、8例(2.6%)胸水和10例(3.2%)其他。总体累积1年、3年、5年、7年和10年食管静脉曲张恶化率分别为16.4%、24.8%、28.9%、32.2%和35.5%。


03

生存


311例患者中有105例患者死亡(中位总生存期=99个月,图2A)。累积1年、3年、5年、7年和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8%、80%、68%、52%、33%(CARTO分别为99%、83%、71%、54%和34%,PARTO分别为97%、71%、59%、49%和2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0,图2B)。预防性CARTO/PARTO治疗组生存率显著优于活动性出血组(5年生存率94% vs. 43%、10年生存率62% vs. 0%,P=0.00035,图2C)。


图2. (A)311例患者CARTO/PARTO后的累积总生存期。(B)CARTO、PARTO术后的累积总生存期比较。(C)预防性CARTO/PARTO与CARTO/PARTO治疗活动性出血后的累积总生存期


04

预后独立危险因素


多因素分析显示,合并原发性肝癌(HR 2.319,P=0.00002)、治疗GOV2型静脉曲张(HR 5.499,P<0.00001)、基线高MELD评分(>27)(HR 7.835,P<0.00001)、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史(HR 2.204,P=0.00314)、基线高胆红素(HR 5.913,P<0.00001)及基线高血氨(HR 2.753,P<0.00001)是总生存期的独立预测因子(图3)。其中,基线MELD评分>27组10年死亡率高达92.6%,显著高于其他MELD评分组(P<0.001,图4)。


图3. 各组之间在CARTO/PARTO后的精算生存概率比较。(A)基线MELD评分(<14、14-20、21-27、>27)。(B)有/无伴发肝癌。(C)有/无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史。(D)治疗IGV1与GOV2。(E)基线总胆红素水平(正常、异常)。(F)基线血氨水平(正常、异常)


图4. 不同基线MELD评分组的平均死亡率(*,**,***,****:P<0.05)


研究结论


CARTO/PARTO均是GVB有效治疗方案,具有良好的长期疗效,并发症小、副作用可逆。CARTO/PARTO作为GVB的预防性治疗非常有效。然而,对于MELD评分高、合并HCC和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的患者,可能需要额外的监测和管理,因为它们与长期总生存期的显著降低有关。


临床展望


本研究首次明确CARTO/PARTO治疗GVB的10年生存率与安全性,为门静脉高压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了参考数据。未来需进一步探索不同治疗方案(如CARTO/PARTO vs. BRTO vs. TIPS)的长期效果、CARTO/PARTO预防性治疗最佳适用人群、高风险患者个体化管理,并通过前瞻性研究验证其在不同肝脏储备功能分级、不同门脉高压严重程度患者中的价值。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基于MELD等评分系统和影像组学的风险分层将最终实现GVB患者的个体化管理并改善长期生存质量。


翻译&解读


沈怡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内科医师、助理研究员


专家简介


罗薛峰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医学博士、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Baveno VII门静脉高压共识专家组成员

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 委员

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介入医学专家委员会 委员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肝病相关消化疾病协作组委员兼秘书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肝病基础医学与实验诊断协作组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委会 门脉高压专委会常委

四川省医促会消化分会 常委兼秘书长

于Hepatology,Journal of Hepatology,Radiology等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60多篇

作为主要执笔人参与《Baveno VII门静脉高压共识更新:门静脉高压的个体化管理》、《中国门静脉高压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临床实践指南(2019版)》等多部国内外指南,参编Portal hypertension,Cardio-Hepatology等多部专著

2018年UEG “Best Abstract Presentation Prize”,2019年”BEST of DDW“,2021年中国介入新锐,2021年中国静脉介入新锐

2019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22中华医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来源:《国际肝病》编辑部)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版面编辑:张雪   责任编辑:付丽云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相关搜索:  门静脉高压

发表评论

提交评论
  • 相关推荐
  • 学术领域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