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肝病 发表时间:2025/3/18 17:23:22
编者按:肝硬化作为我国常见的肝脏疾病之一,长期以来严重威胁着民众的健康。尽管医学界在肝硬化防治方面取得了诸多进展,但公众对肝硬化的认知不足、歧视现象以及患者自身的心理负担等问题依然存在。今年的全国爱肝日我们以“AI肝日”为创新形式,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广泛而深入地普及肝硬化相关知识。
我国每年新增肝硬化患者约50万,其中70%的病例在确诊时已进入中晚期。这个被称为“肝脏崩塌”的疾病,早期可能毫无征兆,却可能悄然发展为肝癌。
01 肝脏是如何“变硬”的?
健康肝脏如同柔软的海绵,能高效完成解毒、代谢等500多项功能。当肝脏长期受损(如病毒性肝炎、酗酒、脂肪肝),会启动“疤痕修复”模式:
1. 炎症阶段:肝细胞反复受损引发慢性炎症(如乙肝患者未规范治疗)
2. 纤维化阶段:肝脏开始长出“疤痕组织”(医学称纤维化)
3. 硬化阶段:疤痕组织取代正常肝细胞,肝脏变硬变形
02 身体发出的7个“红色警报”
肝硬化早期可能无症状,但当出现以下情况时需立即就医:
蜘蛛痣:前胸后背出现放射状红点(中心凸起,按压褪色)
肝掌:手掌大小鱼际异常发红
腹胀如鼓:腹水导致腰围突然增大(常伴下肢水肿)
皮肤变化:眼白发黄、皮肤瘙痒、面色晦暗(肝病面容)
异常出血:牙龈出血不止、皮下瘀斑
意识混乱:肝性脑病引起的记忆力下降、胡言乱语
男性体征改变:乳房发育、睾丸萎缩
03 三大致病元凶与预防对策
1. 病毒性肝炎:
乙肝/丙肝患者必须规范抗病毒治疗(恩替卡韦、索磷布韦等)
接种疫苗:乙肝疫苗保护率超90%,建议家属同步筛查
2. 酒精伤害:
安全饮酒量:男性≤20 g/天,女性≤10 g/天
戒酒4周后,肝脏脂肪沉积可减少15%
3. 代谢性损伤:
控制腰围:男性<90 cm,女性<85 cm
控制脂肪肝:每周150分钟有氧运动+低糖饮食
04 诊断治疗的三大手段
1. 无创诊断:
Fibroscan检测:5分钟测出肝脏硬度值(正常<7.3 kPa)
CT/MRI影像:精确评估肝硬化分期
2. 药物治疗:
抗纤维化:熊去氧胆酸改善胆汁淤积
并发症控制:普萘洛尔预防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
3. 终极手段:
肝移植:终末期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70%
人工肝支持:为等待肝源争取时间
05 破除三大认知误区
误区1:“肝硬化等于绝症”
真相:早期肝硬化经规范治疗,部分患者可逆转纤维化
误区2:“腹水要拼命利尿”
真相:过度利尿可能引发肝性脑病,每日体重下降应≤0.5 kg
误区3:“吃肝补肝”
真相:动物肝脏胆固醇含量高,反而加重代谢负担
肝脏是人体唯一能再生的器官,但人们常说肝硬化是条“单行线”,因此需要强调的是,肝硬化在早期阶段是有可能逆转的。记住两个关键防线:慢性肝病患者每半年做一次弹性检测,健康人群每年体检查肝功能。让我们用科学知识守护肝脏,别让生命因忽视而“硬化”。
*本文内容由AI辅助生成,内容经过审核,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立即就医。
扫描二维码,参与打卡下载个性化海报!
(来源:《国际肝病》编辑部)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