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肝病 发表时间:2025/5/21 21:42:43
前言
“国际肝病-肝脏血管病专栏”是北部战区总医院消化内科祁兴顺医生应《国际肝病》编辑部邀请联合发起的学术专栏,定期收集整理肝脏血管病领域的研究进展,每两周(周三)挑选一篇重要文献进行精读讨论,希望能帮助读者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启迪临床科研思维、学以致用。
Proceeding (Baylor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杂志于2024年12月正式发表了一篇题为《肝硬化患者的门静脉血栓形成》的文章,旨在探讨PVT对肝硬化患者死亡率、胃肠道出血及住院风险的影响,以及抗凝治疗与这些预后之间的相关性。
Michael等回顾了2016至2023年期间德克萨斯州一医疗系统中经ICD-10编码诊断为肝硬化的48596例患者,其中,PVT组1332例,无PVT组3440例。在符合纳入标准的1161例PVT患者中,768例未接受抗凝治疗、309例接受抗凝治疗≤90天、84例接受抗凝治疗>90天。研究发现,与无PVT组相比,PVT组患者的死亡率(HR 1.33, P<0.001)、胃肠道出血风险(HR 1.41, P<0.001)及住院率(IRR 1.25, P<0.001)显著更高。在未校正分析中,抗凝治疗与较低的死亡率显著相关(P=0.004),且存在剂量-反应关系。经倾向性评分校正后,抗凝治疗与较低死亡率之间的关联仍然存在,但不再具有统计学意义(HR 0.8,P=0.075)。然而,抗凝治疗仍与较高的胃肠道出血风险(HR 1.67,P=0.004)和住院率(IRR 1.43,P<0.001)显著相关。
综上所述,PVT是肝硬化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尽管抗凝治疗可能会改善PVT患者的总体生存率,但会增加胃肠道出血风险和住院率。
(表源自文献)
研究期间,共筛选出48596例肝硬化患者;其中,PVT组1332例、无PVT组3440例。
(图源自文献)
(表源自文献)
与无PVT组相比,即使在调整了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后,PVT组患者死亡率、胃肠道出血风险及住院率明显更高。
(图源自文献)
(表源自文献)
在PVT患者中,未经校正的分析表明,与未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相比,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死亡率显著更低。抗凝与死亡率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接受抗凝治疗>90天的PVT患者死亡率显著低于接受抗凝治疗≤90天的PVT患者。经倾向性评分校正后,抗凝治疗仍与死亡率低有关,但不再具有统计学意义。
(图源自文献)
(图源自文献)
在PVT患者中,胃肠道出血风险与抗凝治疗剂量呈正相关,抗凝治疗时间越长,胃肠道出血风险越高。接受抗凝治疗且有食管静脉曲张病史的患者胃肠道出血风险最高。抗凝治疗也与较高的住院率显著相关。
在肝硬化患者中,PVT与更高的死亡率、胃肠道出血风险及住院率独立相关。抗凝治疗可改善PVT患者的总体生存率,但会增加胃肠道出血风险和住院率。
扫描下方二维码
无创评估食管静脉曲张模型&肝硬化预后模型
Liaoning评分 & 改良Liaoning评分
多中心研究合作单位招募
项目(一)肝硬化门静脉血栓患病率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单位招募
门静脉血栓(PVT),尤其是完全阻塞性PVT,可增加肝硬化患者门静脉压力,进而增加腹水、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风险。当前,妥善处理肝硬化门静脉血栓仍是棘手的临床问题。另外,肝硬化PVT的患病率也尚不明确,国内更是缺乏大型流行病学研究阐明这一问题。为此,北部战区总医院消化内科牵头开展了一项全国多中心回顾性研究,基于增强CT检查结果以明确肝硬化患者PVT的患病率,并进一步回顾性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现诚挚邀请消化科、肝病科、感染科和放射科等相关专业医生参与。
项目(二)内镜时机对肝硬化伴急性静脉曲张出血患者预后影响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单位招募
肝硬化患者中,急性静脉曲张出血发病率为25%-40%,6周死亡率为10%-20%。内镜检查属于有创操作,且内镜下静脉曲张治疗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高。尽管内镜检查是肝硬化伴急性静脉曲张出血的重要选择,但内镜时机对肝硬化急性静脉曲张出血患者结局的影响仍存在争议。为此,北部战区总医院消化内科牵头开展了一项国际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现诚挚邀请具备内镜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治疗条件的相关科室医生参与。
项目(三)肝硬化显性肝性脑病输注人血白蛋白的疗效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单位招募
肝硬化是慢性肝病的终末期阶段,肝硬化患者肝性脑病发生率为30-40%,且肝性脑病的一年生存率低于50%,三年生存率低于25%。其不仅严重影响肝硬化患者的预后,并且给医疗系统带来沉重的负担。输注人血白蛋白可能适用于肝硬化肝性脑病的治疗,既往研究和荟萃分析已经证明了其临床益处。然而,人血白蛋白的成本极大地影响了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全面应用,临床医师常以相对较小的剂量(10-20g/d)开具人血白蛋白处方。为此,北部战区总医院消化内科牵头开展了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探索是否可以通过增加人血白蛋白的输注剂量,进一步改善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的结局。现诚挚邀请消化科、肝病科、和感染科等相关专业医生参与。
项目(四)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药物性肝损伤伴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单位招募
药物性肝损伤是指由药品、中药材、天然药物、保健品、膳食补充剂或其代谢产物、辅料、污染物、杂质等所导致的肝损伤。轻度药物性肝损伤患者可仅表现出非特异性胃肠道症状,而伴有严重高胆红素血症的患者可发展至急性肝衰竭,表现为肝功能明显恶化、黄疸、凝血功能障碍,甚至死亡。糖皮质激素可能是一种治疗的潜在手段,但其疗效及在临床实践指南的推荐价值尚存争议。为此,北部战区总医院消化内科牵头开展了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以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药物性肝损伤伴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有助于为优化药物性肝损伤的治疗方案提供高质。现诚挚邀请消化科、肝病科、和感染科等相关专业医生参与。
若您对以上任一研究项目感兴趣,可与我们联系,以获得更详细的研究信息。
联系人:
尹医生(项目一)
邮箱:yyh787659825@163.com,微信:YYH10122412
李医生(项目二、三、四)
邮箱:1208594776@qq.com,微信:lqq52708
译文作者
王成豪,北部战区总医院消化内科,沈阳药科大学研究生院。
《国际肝病-肝脏血管病》专栏发起人及校审
(来源:《国际肝病》编辑部)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