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丨卢煜明院士:基于血浆DNA片段学的液体活检在癌症早筛中的应用
——  作者:    时间:2024-04-18     阅读数: 12

编者按:液体活检是一种利用人体体液样本中的分子标志物进行检测分析,从而获取相关疾病信息的前沿技术。在精准医学的时代背景下,液体活检已成为肿瘤诊疗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辅助手段。其在肿瘤早期筛查、治疗方案选择、疾病复发监测以及生物制药等多个方面,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深入的研究。值得一提的是,血浆游离DNA片段组学作为液体活检领域的一大新兴技术,其在多种癌症的诊断研究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在2024大湾区肝病国际论坛暨消除病毒性肝炎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卢煜明教授带来了题为“血浆DNA片段学在液体活检的应用”的精彩报告。本刊特别邀请卢煜明院士对液体活检在癌症早筛中的应用、优势和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阐释。
 
《国际肝病》
血浆DNA片段学在液体活检中可发挥怎样的作用?其如何帮助医生在癌症等疾病的早期阶段进行精准的诊断?
 
卢煜明院士
 
血浆DNA片段学在液体活检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传统的液体活检样本包括血液、唾液、尿液、脑脊液以及胸腔积液等,主要是通过检测血浆中的DNA来寻找癌症的线索。然而,由于癌细胞基因组中的突变数量有限,并非所有DNA片段都能提供癌症的信号。而血浆DNA片段学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DNA片段学关注的是DNA在细胞内断裂的模式。在癌症患者体内,这种断裂模式与健康个体是有所不同的。每种DNA片段都有其独特的断裂模式,这种特异性使得片段学在液体活检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通过深入研究这些模式,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识别出癌症相关的DNA片段,从而提高液体活检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此外,基于DNA片段学的液体活检技术极大降低肿瘤早筛的成本、提高可及性,只需要采集一点点血液样本,流程简单,终端价格也较为便宜,有望使得更多患者能够受益于这种先进的诊断方法。
 
《国际肝病》
在癌症早筛方面,液体活检技术相较于传统的肿瘤标志物如肝癌的甲胎蛋白(AFP)、前列腺癌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等筛查方法,有何优势?
 
卢煜明院士
 
在癌症早筛方面,液体活检技术相较于传统的肿瘤标志物如肝癌的AFP、前列腺癌的PSA等筛查方法,具有比较显著的优势。
 
传统的肿瘤标志物如AFP和PSA,虽然在某些情况下会因为癌症而导致其水平升高,但它们与癌症的发生过程并非必然相关。这些标志物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炎症、感染或其他非癌症性疾病,因此其特异度相对较低,可能导致误诊或漏诊。
 
相比之下,液体活检技术通过分析血浆中的DNA片段,能够直接检测到与癌症相关的基因突变或表观遗传变化。这些变化是癌症发生的直接原因,因此液体活检技术具有更高的准确度和特异度。通过深入研究DNA片段的断裂模式,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识别出癌症相关的DNA片段,从而提高癌症早筛的灵敏度和可靠性。
 
《国际肝病》
液体活检和癌症早筛领域的未来发展前景如何?有哪些潜在的技术突破或研究方向或能进一步推动该领域的发展、为患者带来更大的益处?
 
卢煜明院士
 
在癌症筛查方面,液体活检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针对特定癌症的筛查,另一种是多癌症早期检测。
 
前者在一些癌症类型中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鼻咽癌的筛查。通过血浆DNA技术,我们能够发现更早期的鼻咽癌,这部分患者的存活率相较于常规筛查方法检出的鼻咽癌患者提高了10倍。广东是我国乃至全球鼻咽癌最高发的地区,如果这项技术能在大湾区推广应用,我国鼻咽癌的死亡率有望大幅降低。同时,我们还应继续探索相同技术在肝癌、前列腺癌等其他癌种早期筛查中的应用。
 
多癌症早期检测是另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从技术角度来看,我们已经具备实现多癌症筛查的能力。然而,由于涉及多种癌症,临床试验所需的样本量较大,成本较高,且证明其生存率优势也更具挑战性。因此,这一领域的发展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但总体而言,我对液体活检在癌症早筛中的应用充满信心,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研究方向的拓展,液体活检和癌症早筛领域有望为癌症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提供更有力的支持,为患者带来更大的生存获益。
 
(来源:《国际肝病》编辑部)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