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APASL-亚太肝脏研究协会年会  » 正文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消化肝病科:聚焦肝癌复发风险及预后标志物的临床研究入选APASL 2024
——  作者:    时间:2024-04-12 11:06:28    阅读数: 11

编者按:3月27日~31日,第33届亚太肝脏研究学会年会(APASL 2024)在日本京都隆重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肝病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分享交流肝病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肝病协作组、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消化肝病团队共有17篇研究入选大会口头发言,覆盖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肝衰竭、肝癌等多领域基础及临床研究。《国际肝病》特此报道,邀请团队对聚焦肝癌复发风险及预后标志物的五项研究进行汇报(摘要编号:O-0646、O-0534、O-0141、O-0496和O-1118)。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消化肝病团队在APASL 2024现场
 
研究一
外周血HBcAb水平可以预测乙肝相关肝癌的发生
O-0646/100895: Serum hepatitis B core-related antibody level can predict the occurrence of hepatitis B relat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第一作者:陈静 通讯作者:向慧玲
 
研究背景
 
针对乙肝病毒核心抗原(HBcAg)的抗体自感染的急性期后一直存在于乙肝感染病程中。既往文献发现HBcAb的定量检测与乙肝相关肝癌的发生相关。本研究通过回顾性研究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HBcAb水平对于乙肝相关肝细胞癌发生的预测意义。
 
研究方法
 
纳入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就诊于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的454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定量测量入组时血清HBcAb水平并回顾性记录患者确诊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时间、开始抗病毒时间、确诊原发性肝细胞癌时间,记录入组时表面抗原水平、AFP水平、AFPN、肝功能等其他临床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
 
研究结果
 
经过ROC曲线分析确定HBcAblog水平作为预测指标的最佳截断值为3.513(敏感度0.494,特异性0.759,AUC面积0.610)。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CHB患者HBcAblg>3.513为核苷类似物治疗后出现HCC(NAs HCC)的保护性因素,HR0.561(P<0.05),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阴性或阳性组无显著差别。与HBcAb水平小于3.513lg组相比,小于3.513lg根据HBcAb3.513lg的界值分组,两组确诊CHB至确诊HCC的时间无显著差别。此外,单因素、多因素COX回归显示基线HBeAg阳性、AFPN异常为NAs HCC的危险性因素[HR1.949(P=0.006);HR 2.493(P<0.005)]。
 
 
研究结论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HBcAb水平>3.513lg为NAs HCC发生的保护性因素,HBcAb<3.513lg时发生NAs HCC的风险高出43.9%,对于乙肝相关肝癌发生具有预测意义。此外,HBeAg阳性、AFPN异常为NAs HCC发生的危险性因素。
 
研究二
用于预测肝细胞癌预后和治疗反应的新型胆汁酸代谢相关的长链非编码RNA
O-0534/100219: A Novel Bile Acid Metabolism-related lncRNA Signature for Predicting Prognosis and Treatment Response in HCC
第一作者:崔浩 通讯作者:韩涛
 
研究背景
 
胆汁酸可通过 DNA 损伤、炎症和肿瘤增殖在肝癌发生过程中发挥作用。然而,胆汁酸代谢与肝细胞癌(HCC)预后之间的相关性仍不清楚。本研究旨在确定胆汁酸代谢相关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签名用于预测肝癌预后及治疗反应。
 
研究方法
 
研究使用了癌症基因组图谱中肝细胞癌的RNA测序数据以及相应的临床和预后数据,建立了一个由5个胆汁酸代谢相关lncRNA组成的预后模型,并在训练集、验证集和外部集上进行了评估。
 
研究结果
 
该模型在预测HCC预后方面表现良好,并被证明是一个独立的预后生物标志物。此外,我们的研究还揭示了该特征与免疫细胞浸润之间的显著关联,以及它对免疫疗法和化疗的治疗反应的预测价值。此外,我们通过实时定量PCR对50对HCC患者肿瘤样本和相应的邻近非肿瘤样本以及10个邻近良性病变的正常肝组织样本进行了检测,验证了签名中三个LncRNA(LUCAT1、AL031985.3和AC015908.3)的表达水平。
 
 
研究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新型胆汁酸代谢相关的lncRNA签名可以独立预测HCC患者的预后,并可作为预测治疗反应的潜在指标。
 
研究三
ETV、TDF、TAF抗病毒治疗对原发性肝癌RFA术后复发、预后的影响——一项3年的回顾性研究
O-0141/100358: A three-year retrospective study, ETV, TDF and TAF on recurrence after curative radiofrequency therapy in HBV-related HCC patients.
第一作者:徐佰国 通讯作者:梁静
 
研究背景
 
ETV、TDF、TAF作为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推荐的一线口服核苷(酸)类药物,长期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组织学病变,显著降低肝硬化并发症和HCC的发生,但对ETV、TDF、TAF抗病毒治疗的乙肝相关HCC患者RFA治疗术后的复发及预后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回顾性研究,使用回归模型、逆概率加权法(inverse probability of treatment weighted,IPTW)分析ETV、TDF、TAF对经RFA根治后的乙肝肝硬化合并HCC患者肝癌复发的影响,并对其进行144周生存差异分析。
 
研究方法
 
本研究纳入177例首次确诊为乙肝相关HCC患者的完整临床资料。纳入患者首次确诊原发性肝癌开始应用ETV、TDF、TAF抗病毒治疗>12个月。将研究患者根据抗病毒药物分为ETV组、TDF组及TAF组,所有入组患者随访至144周,记录肝癌复发及生存情况。
 
研究结果
 
本研究总人群男性147(83.05%)例,女性30(16.95%)例,平均年龄59.08±8.48岁。患者入组时HBV DNA低于检测值下限(<20 IU/mL)148例(83.62%),HBV DNA阳性29例(16.38%)。ETV、TDF、TAF治疗组24周内复发分别为13.39%、14.63%、4.17%(P>0.05),48周内复发分别为25.89%、26.83%、8.33%(P<0.05),96周内复发分别为52.68%、43.90%、16.67%(P<0.05),144周内复发分别为57.14%、51.22%及25.00%(P<0.05)。
 
 
将ETV、TDF、TAF治疗组患者基线资料中有统计学差异的HBsAg、ALT、AST、ALP变量及年龄、性别通过建立回归模型计算残差,进而通过逆概率法计算权重,将权重纳入回归方程分析中。结果表明TDF及TAF组在48周、96周及144周HCC复发率明显低于ETV组(P<0.001)。ETV、TDF、TAF抗病毒药物3年死亡率分别为9.55%、8.11%、9.52%,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863)。
 
研究结论
 
在接受RFA治疗后的HBV-HCC患者中,核苷酸类似物与核苷类似物药物相比,具有更高的1~2年和3年无复发生存率。TAF治疗与HBV-HCC患者接受RFA治疗后更长的无复发生存期相关。
 
研究四
COVID-19与肝硬化-肝细胞癌之间潜在生物标志物的探索
O-0496/100778: Exploration of the potential biomarker between COVID-19 and liver cirrhosis-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第一作者:王宁
 
研究背景
 
COVID-19大流行是由SARS-CoV-2病毒感染引起的,对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有广泛地影响。众所周知,肝硬化(LC)已被认为是肝细胞癌(HCC)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本研究旨在探索COVID-19与LC-HCC之间潜在的基因标记和调控网络。
 
研究方法
 
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利用共同差异表达基因(DEGs)对候选基因特征进行鉴定。随后,进行了基因功能富集分析(KEGG和GO)和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探索hub基因作为关键生物标志物。最后系统地进行ROC、基因生物学功能及基因表达网络的分析。研究结果:成功筛选出了COVID-19和LC-HCC之间共有的78个候选基因特征。然后,KEGG和GO富集分析发现这些候选基因主要参与细胞周期等生物学功能。在构建PPI网络的基础上,通过10种评分方法成功鉴定出关键基因CDK1。ROC分析证实CDK1在COVID-19(AUC=0.955)和LC-HCC(AUC=0.946)队列中具有较高的预测功效。此外,CDK1高表达的HCC患者的临床预后较差。最后,建立了全面的基因调控网络。
 
 
研究结论
 
本研究成功确定了COVID-19与LC-HCC之间的关键生物标志物和基因调控网络,有助于预测患者预后和治疗靶点。
 
研究五
天津地区PM2.5暴露与肝细胞癌患者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O-1118/100241: Association between ambient PM2.5 exposure and risk of death in patients with HCC in Tianjin
第一作者:崔浩
 
研究背景
 
多项研究表明,暴露于PM2.5会增加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风险。然而,在中国,很少有证据表明PM2.5暴露对肝细胞癌(HCC)患者的生存有不利影响。本研究调查了中国天津地区长期暴露于PM2.5的HCC患者与其死亡率之间的关系。研究还探讨了社会人口因素对这种关联的影响。
 
研究方法
 
本研究对1520名HCC患者进行了回顾性队列研究,根据PM2.5暴露水平分为高暴露组和低暴露组两组。使用历史监测数据和反距离加权法评估个人暴露情况。进行了生存分析、Cox 模型和敏感性分析。
 
研究结果
 
研究显示 PM2.5水平越高,存活率越低。PM2.5每增加10 微克/立方米,HCC死亡率的危险比就会增加1.36。年龄大于60岁和早期HCC患者更容易受到PM2.5的影响而死亡。HCC死亡的独立风险因素包括肝功能、转氨酶、首次治疗、肿瘤状态、BCLC分期和高PM2.5水平。使用ROC曲线评估了这些因素的预测价值。预测HCC诊断后第1年、第3年和第5年死亡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9、0.853和0.837。
 
研究结论
 
天津地区严重的空气污染与HCC死亡率增加有关。
 
 
(来源:《国际肝病》编辑部)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标签: 快讯 肝癌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