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筛查——早发现、早治疗,减少慢性乙型肝炎危害
——  作者:    时间:2024-02-05     阅读数: 19

编者按
 
2024年1月26日,由北京大学感染病研究中心、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主办,《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部、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学术支持的“新产业、新论坛:慢性肝病诊疗基础研究系列学术会议”在线举办了主题为“扩大筛查——早发现、早治疗,减少慢性乙型肝炎危害”的学术研讨会,为慢性肝病的诊疗提供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
 
我国现有超过7800万的慢性HBV感染者,但目前仅有22%被诊断、15%被治疗,距离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2030消除乙型肝炎危害”目标仍有巨大差距。针对当前我国面临的乙型肝炎防控挑战,与会专家深入探讨了扩大HBV筛查和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治疗的相关策略。现将会议内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庄辉院士:扩大筛查,提高诊断率和治疗率,加速消除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可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虽然20%的肝癌患者是由慢性HBV感染(无肝硬化)直接发展而来,但通过早诊断和早监测可达到早发现和早根治的目的,从而降低相关死亡率。
 
2023年12月15日,Polaris发布我国消除乙型肝炎的相关进展。截至2022年,我国慢性HBV感染者7974.2万,诊断率24%,年治疗率15%,年死亡45.3489万,每小时死亡52例,首针及时接种率95%,3针+接种率95%,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覆盖率100%;孕妇治疗率仅26%,每年有1~3万青少儿感染HBV,可通过提高高病毒载量孕妇抗病毒治疗率,来进一步减少母婴传播。
 
2020年,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对本市16个区进行HBV感染随机抽样调查,共调查74 998人,25岁以上人群HBsAg流行率为2.5%。对其中1929例HBsAg阳性者调查,既往确诊为乙型肝炎者654例,其诊断率和治疗率分别为33.9%和2.9%,高于全国水平。由于我国诊断率低,监测力度不够,HBV感染者中的中晚期肝癌患者占比较高(67%),5年存活率仅14.4%,与日韩等国有较大差距。所以,对于HBV感染者,一定要早筛查和早诊断。
 
美国CDC下属的免疫实践咨询委员会(ACIP)对HBV筛查的建议是扩大筛查范围,除对患者进行抗毒治疗以外,还需进行定期监测,减少肝癌死亡、提高存活率。据美国报告,≥18岁人群,每筛查10万人,代偿期肝硬化和失代偿期肝硬化、肝癌、肝移植及HBV相关死亡分别减少30%、43%、23%、24%和27%,大大降低了诊疗成本。另外,筛查后与临床管理结合的比例越高,成本效益越好。
 
2017年,国务院11个部委联合发布的《中国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2017-2020年)》中提出了乙型肝炎检测的要求,每年合计筛查7.6亿人次,但筛查后缺乏必要的临床管理,筛查后的诊断和治疗比较低。普遍筛查HBV感染可提高诊断率和治疗率,扩大筛查可加速消除乙型肝炎,符合成本效益,我国需尽快制定普遍筛查和筛查后诊治策略,且二者需紧密结合起来,以真正达到减少肝癌死亡和提高存活率的目的。
 
刘莉教授:“甘露行动”,数字化助力HBV相关肝癌早诊早治
 
 
中国推广肝癌筛查的实践面临诸多挑战,如筛查对象的意识薄弱,对早期筛选的获益认识不足,依从性较差,筛选方案单一且不完善,筛查工作效率低,经济负担重。因此为建立适用于中国人群的肝病患者全病程管理体系,广东省开展了肝癌早诊早治专项行动——“甘露行动”。
 
该项目对化州10万人进行了先行先试,通过数字化筛查和诊治路径,实现患者管理数据智能化即时分析,通过端到端的互通移动随访平台,有效提升患者依从性,达到长期可持续性临床路径和工作路径。该项目总效益为1.47亿元,效益成本比值为21.49,这意味着每投入1元成本可获益21.49元效益。
 
所以,结果居民和乙型肝炎患者需求,合理制定筛查与随访策略,保护患者隐私,深化技术培训和科普宣教,提高大众对疾病的认知,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随访和后续治疗纳入公共卫生服务包,多维度地推广乙型肝炎筛查和防控至关重要。
 
徐洪芹博士:“健康长春行动计划”,不同人群HBV感染情况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徐洪芹博士分享了“健康长春行动计划”项目的开展情况。此项目于2016年对长春市1~59岁常住人口,采用分层二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项目随机抽取6642名研究对象,其中6541名参与者信息完善、血样标准、应答率98.5%。结果显示,普通人群中HBsAg阳性率为3.8%,其中男性为4.58%,女性为3.0%。
 
另外,项目对三甲医院住院人群HBV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纳入了2013~2017年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住院患者234 801名,结果显示,住院患者总HBsAg阳性率4.74%,其中男性为4.85%,女性4.62%,在不同年龄阶段中HBsAg阳性率存在性别差异。15~49岁育龄期女性HBsAg总阳性率为5.97%,30~34岁HBsAg阳性率在不同年龄阶段中最高(8.12%)。
 
中国各地区的HBV感染情况调查显示,在乙型肝炎疫苗和抗病毒药物、母婴阻断的多重策略下,中国HBV新发感染率在持续下降;HBV感染者的诊断率和治疗率仍相对较低,需扩大筛查范围并提高HBV相关健康教育。住院患者筛查出的HBV感染者数量庞大,应及时转诊至传染病或肝病专科,提高这部分感染者的诊断和治疗率。此外,将医院病历系统中HBV筛查的结果纳入安全且具有隐私保护的信息网络,可能有利于节省全人群筛查成本,有利于未来开展全人群HBV感染筛查策略的制定。
 
胡波教授:检验新思路助力慢性乙型肝炎早诊早治
 
 
2016年,WHO指出,如果不采取必要措施增加治疗可及性,中国至2030年可能有1000万人死于慢性肝炎,但其中大多数是可以避免的,因此有极大的治疗迫切性。越早进行乙型肝炎筛查,消除肝炎的成本效益越高,并且有助于早日实现消除肝炎威胁的目标。
 
目前,筛查HBsAg面临检测试剂灵敏度不够带来的漏诊、抗体试剂设计模式导致的突变株漏检等挑战。HBsAg检测市场准入要求很低,不同方法学对低浓度HBsAg的检出能力差异较大,深圳一项研究中对于<1 ng/mL浓度的检测,酶免法检测合格率为0。HBV感染标志物繁多,临床应用中应关注方法学的选择、优化和质量控制。对结果的解读,尤其是少见模式解读,需要结合临床病史及检测试剂特点等。
 
从疾病控制、临床治疗和检验角度讨论扩大乙型肝炎筛查的必要性
 
梁晓峰教授、梁争论教授、曲春枫教授、谢青教授、胡鹏教授、王露楠教授和陈瑜教授参与讨论
 
 
从疾病控制角度,随着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不断增长,肝炎的早筛查早发现非常重要。目前各个大医院仍不能对阳性感染者进行很好的管理,需要在专业和机制上做出更多的改进和调整工作。相关的检验机构可考虑进行筛查检验,但需要采取有效的手段,如APP等保证患者的隐私性,这种普遍的筛查对公共卫生的帮助会比较大。此外,推广便宜的快检方法也会促进早筛。目前仍有很多人因为费用高、病耻感等不愿意采血,所以还需继续加强宣传的力度,避免歧视,提高主动就医就诊率。
 
从临床角度来讲,治疗的目标是为了避免未来发展至肝硬化或肝癌,相关指南和共识均提出了扩大治疗的重要性。近几年来,政府及相关学会、专家做了大量工作,以提高临床医生的认知度,特别是对扩大治疗重要性的认识。目前专科医生的抗病毒治疗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仍然需要加强对非专科医生的培训。为了完成WHO 2030年的目标,我们需要在扩大筛查的基础上提高治疗率,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提早治疗可以延缓疾病进展、避免不良预后。
 
对于乙型肝炎的早期筛查,检验技术的灵敏度和适用性是需要关注的问题,临床诊断对检测方法灵敏度的提升仍然有迫切需求。对于有诊断意义的指标如HBsAg需要进一步标准化。对于HBsAg处于临界值附近的情况,可测定抗-HBc。总体而言,不同指标的检测定量方法有待于提升,相关标准也需要制定和完善。对于疫苗的评价和抗-HBs定量的意义需要继续研究,相关的检验技术有待于提升和丰富,进一步开发新型检测标志物,以更加精准、高质量的检测技术,助力提升乙型肝炎的筛查率和诊断率,从而帮助更多百姓和患者获益。
 
小结
 
庄辉院士对会议进行了总结,他表示当前已经到了全面开展乙型肝炎筛查的时机。
 
01
WHO提出2030年消除乙型肝炎,对中国来说任务沉重,如果中国不能消除乙型肝炎,世界将无法消除乙型肝炎。早诊断、早治疗是达到这个目标唯一的路径。
 
02
现有的抗病毒药物可以有效降低HBsAg,甚至实现抗原转阴达到功能治愈,减少肝脏纤维化,并且抗病毒药物的价格一直在降低,已经降至约每月5~6元,治疗的可及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03
WHO的目标是新发感染减少90%,死亡减少65%,目前中国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达到95.6%,母婴阻断率也很高,唯有乙型肝炎诊断率22%,治疗率15%比较低,提高诊断率和治疗率是达到WHO目标的关键措施。
 
04
筛查可以有不同的策略,不可能一个策略覆盖全国所有的筛查,不同地区不同层面(如基层或医院)需要有不同的筛查策略。
 
05
需要有政策保障、医保报销保障,继续扩大宣传健康教育,加强乙型肝炎诊断管理,如实行谁筛查谁负责制度,这样的筛查才会有意义,会有更高的成本效益,才能达到最终的目标。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