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晓擘教授:丁型肝炎防控的“新疆经验”,四大方向值得探索
——  作者:    时间:2023-12-14     阅读数: 17

编者按
 
丁型肝炎病毒(HDV)是一种缺陷RNA病毒,需要借助乙型肝炎病毒(HBV)以完成其生命周期。慢性HDV感染是严重的病毒性肝炎形式,与单纯HBV感染相比,HDV/HBV重叠感染会加速疾病的进展。然而,HDV感染的疾病负担一直未得到充分认识,有可能是被低估的。
 
在第九届“丝路肝病论坛”学术会议上,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鲁晓擘教授介绍了新疆地区的丁型肝炎流行现状,并在接受《国际肝病》专访时,围绕新疆地区丁型肝炎的临床特征、防治、亟待探索问题等内容进行了分享,相关内容整理如下。
 
01
新疆地区HDV感染率高,需重视特殊人群的合并感染
 
《国际肝病》
丁型肝炎病毒(HDV)感染,尤其是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时,增加了肝病不良结局风险。能否请您谈谈我国HDV流行情况,尤其是新疆地区的流行现状?
 
鲁晓擘教授:HDV感染呈世界性流行,但至今全球HDV感染人数仍不清楚。我国HDV感染的流行病学资料不全、疾病负担不清,应进一步深入研究。据已有研究数据,我国丁型肝炎流行总体呈现以下三点特征。
 
第一,我国总体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不同地区HDV的感染率不同,新疆地区整体高于其他地区。庄辉院士撰文[1]指出,有研究收集了我国11个省市自治区的3065例HBsAg阳性患者的血清,对HDV感染流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HDV感染流行率较高,分别为13.9%和3.9%,其余9个省市未检出抗-HD阳性标本。
 
此外,庄辉院士研究团队对来自全国10个省市自治区的3131例慢性HBV感染者进行HDV感染情况调查,发现内蒙古自治区、北京市、湖南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慢性HBV感染者的抗-HD阳性率分别为1.81%(16/886)、0.28%(2/708)、1.00%(2/200)和0.88%(2/226),其余地区未检出,总的抗-HD阳性率为0.70%(22/3131)[1]
 
在过去20多年里,新疆地区进行了一系列HDV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血清学阳性率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不同人群特征存在差异。据近年来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新疆地区的丁型肝炎血清学阳性率约为13%,核酸阳性率约为9%,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第二,丁型肝炎阳性率与乙肝表面抗原(HBsAg)水平和HBV DNA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HBsAg水平越低,HDV感染率越高;HBV DNA水平越高,HDV 感染率越低,二者呈现负相关性。
 
第三,一些特殊人群应关注是否存在HDV感染。新疆单中心队列显示:乙肝肝癌患者中丁肝抗体阳性率约10%,提示应该关注,可能会对肝癌的预防策略产生影响。其次,HBV感染者经过积极抗病毒治疗后病情仍出现超出预期的进展,则需要考虑是否合并HDV感染,尤其是在肝硬化和肝癌患者中。
 
02
除HBV感染者外,肝硬化、肝癌和肝衰竭人群亦需关注
 
《国际肝病》
新疆地区HDV感染者有哪些不同于其他地区或人群的临床特征?
 
鲁晓擘教授:基于单中心研究,我们发现住院患者中,肝硬化、肝癌和肝衰竭患者的HDV感染率高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因此,对于未取得生化学应答的患者,即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没有恢复正常的患者,我们应特别警惕其是否合并HDV感染。最近的数据显示,新疆地区肝癌患者中约有10%合并HDV感染,这提示我们在关注乙型肝炎的同时,也应重视丁型肝炎在肝癌病因中的作用。
 
03
丁型肝炎预防与乙型肝炎同步,亟需新疗法
 
《国际肝病》
针对新疆地区或关注的少数民族人群特点,您认为应如何进行HDV预防和治疗?
 
鲁晓擘教授:无论什么地区,丁型肝炎的预防与乙型肝炎的预防措施相同,预防丁型肝炎的发生需要着重预防乙型肝炎。目前,我国指南推荐的预防乙型肝炎的措施包括计划免疫、积极抗病毒治疗、规范化随访、长期治疗等,这些措施在预防丁型肝炎方面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丁型肝炎的治疗方面仍存在较大的挑战。目前可用的治疗药物相对有限,尚未发现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新的治疗策略,以便更好地应对丁型肝炎的治疗问题。这是我们未来面临的挑战,也是我们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
 
04
丁型肝炎防控,未来需要聚焦四大方向
 
《国际肝病》
在丁型肝炎领域,您认为仍有哪些尚待解决或非常值得探索的问题?
 
鲁晓擘教授:首先需要解决的是规范化问题。例如:规范化院内检测项目、检测手段、检测平台和检测试剂等,这对摸底调查和临床诊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更好地了解HDV的感染和传播情况,我们需要建立更完善的筛查体系,并提高医务工作者的诊断水平。
 
其次,在临床实践中,我们既不能夸大丁型肝炎的危害,也不能忽视其影响。对于一些特殊人群,例如: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后未取得生化学应答的患者,以及有肝硬化、肝癌或肝衰竭进展的患者,我们需警惕是否合并HDV感染。通过准确的诊断和及时的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再者,在临床研究方面,我们需要关注丁型肝炎与乙型肝炎病毒学标志物和血清学标志物之间的关系。同时,还需要探讨丁型肝炎与免疫应答和基因型之间的关联。此外,对于特殊人群中肝硬化的临床预后和转归,也需要继续关注和研究。
 
最后,需要聚焦于治疗问题。目前,针对丁型肝炎的治疗方法有限,因此,研发新的治疗策略至关重要。通过不断探索,希望在未来能够找到更有效和更安全的治疗方法,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庄辉. 重视丁型肝炎研究[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3, 39(4): 737-741.
 
 
专家简介
 
鲁晓擘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肝病中心主任。致力于病毒性肝炎 、肝衰竭、蜱媒传染病和布鲁氏杆菌病的治疗与研究。主持国家“十二五”“十三五”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天山青年计划”、自治区级及合作课题共计20余项,发表论文130余篇。参编专著9部。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40余名。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白求恩式好医生”、哈萨克斯坦医疗卫生事业国家奖章等荣誉。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