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AASLD-美国肝病研究学会年会  » 正文
AASLD专访丨司徒伟基教授团队:乙肝临床治愈预测、肝癌术后复发预测等5项成果展示,及肝病科研动向点评
——  作者:    时间:2023-12-02 12:02:40    阅读数: 14

 
编者按
 
第74届美国肝病研究学会年会(AASLD 2023)刚刚于美国波士顿落下帷幕。中国香港大学司徒伟基(Wai-Kay Seto)教授团队聚焦乙型肝炎母婴阻断和临床治愈、丙型肝炎清除、肝癌术后复发及肝移植后管理的5项科研成果亮相美肝会,其中两项更是以口头报告的形式参与交流。司徒伟基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慢性肝病的临床管理和科学研究,成果丰硕。《国际肝病》特邀团队主要研究者解读研究发现,并点评肝病科研动向和分享参会感受。访谈视频分享如下。
 
▲许允轩Rex Wan-Hin Hui医师(左)、司徒伟基(Wai-Kay Seto)教授(中)、麦龙儿Lung Yi Mak医师(右)
 
5项研究成果解读
 
01
慢性HBV感染的高病毒血症孕妇产后立即停用替诺福韦酯(TDF)的母婴结局
 
《国际肝病》
 
首先祝贺您的团队此次有5项研究成果入选大会交流。其中一项口头报告介绍了慢性HBV感染的高病毒血症孕妇产后立即停用替诺福韦酯(TDF)的母婴结局,其结果表明与产后4周停用TDF相比,分娩后立即停止预防性TDF显示出相似的病毒学复发或再治疗率[1]。能否请您分享这项研究的开展初衷或背景,以及此次研究发现的重要意义?
 
司徒伟基教授:我们主要是观察病毒载量高的乙肝育龄女性,其在怀孕期间预防性服用替诺福韦酯(TDF)后的临床结果,以及其在产后停药的情况。由于这项研究是在新冠疫情期间开展,所以整个过程非常困难。
 
从我们纳入的330例患者看,产后停药时机,无论是产后立刻停药还是4周后停药,对其产后的病毒学情况没有太大的影响(图1)。以往认为,产后停药之后病毒载量会上升、80%会复发,但实际临床上观察到的转氨酶上升比例仅约20%。所以,大部分孕妇预防性地服用TDF并于产后停药是可行的,但需要注意监测。此外,该研究中,妊娠期预防性使用TDF进行母婴阻断后,新生儿均未感染HBV,可见预防性使用TDF进行阻断是成功的,适用于绝大部分的乙肝孕妇。
 
图1. TDF停用时间、HBeAg状态和分娩时的DNA水平并未影响VR(图A)或再治疗(图B)的风险
 
02
多模态深度学习模型RECURR-NET在预测肝细胞癌根治性术后复发方面,优于微血管浸润(MVI):内部验证和外部验证的结果
 
《国际肝病》
 
另一项口头报告分享了RECURR-NET模型预测根治性术后肝细胞癌(HCC)复发的内部和外部验证结果[2],能否请您谈谈该模型的建立过程,以及应用前景?
 
 
许允轩医师:这项人工智能研究是在司徒教授领导下,由医生和电脑工程师一起完成。肝癌领域目前面临的一个大的挑战就是肝切除术后常见肿瘤复发,所以我们的初衷是想看看是否有更好的方法来预测肝癌患者的复发情况。
 
以往常用的方法是基于临床判断,或据切除病灶组织学标志进行预测,但我们这项研究是探索借助计算机断层扫描(CT)来预测HCC复发,结合患者资料,建立人工智能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人工智能RECURR-NET系统,无论在内部还是外部验证人群中,均可以很好地预测根治术后的HCC复发,而且可以判断患者是否会在短期内死亡。所以,我们认为这个系统有机会在未来用于协助临床决策,例如,确定患者在术前是否需要给予其他治疗。
 
司徒伟基教授:人工智能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多,但一直以来均是在单模态的情况下使用,例如放射科用于增加诊断率,病理科用于增加诊断率。但是,我们这项研究可以在多模态的情况之下使用,例如放射模态加临床数据,结合起来分析,这是我们整个研究较特别的地方。
 
图2. RECURR-NET相比MVI的内部验证和外部验证结果
 
03
丙氨酸转氨酶与HBsAg定量的比值可独立预测中国乙型肝炎患者停用恩替卡韦后的长期HBsAg血清学清除率
 
《国际肝病》
 
有关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通过停用核苷(酸)类似物诱导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血清学清除[3],您的团队此次也介绍了相关进展。能否请您介绍相关发现,以及对后续研究的启迪、临床管理的指导意义?
 
许允轩医师:这项研究的患者来自司徒教授在2015和2021年开展的两项研究,我们对这些患者进行了长期随访,以观察其长期临床结局。这些患者在停药前均服用恩替卡韦(ETV)进行抗病毒治疗,停药后持续随访至2023年。目前,我们看到有一部分患者已经实现了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清除,这是一个好的结果,但在停药以后如何预测HBsAg是否会消失,长期以来一直未有确切答案。
 
以往研究者发现可以通过评估HBsAg定量水平来预测,但迄今仍未找到准确预测方法。我们这项研究,通过ALT与HBsAg定量的比值,来预测停药后是否能实现HBsAg清除,结果发现,在患者停药时至停药后48周的不同时间测量比值,可以很好地预测可能实现HBsAg血清学清除的患者。希望这一新的比值预测方法未来可以用于更多的患者。
 
图3. 停药时和停药后第 6 周的 ALT与qHBsAg比值可独立预测HBsAg血清学清除
 
04
MRI-PDFF和MRE技术用于评估肝移植术后肝移植物脂肪变性和纤维化
 
《国际肝病》
 
有关肝移植后的肝移植物脂肪变性和纤维化,您的团队对MRI-PDFF和MRE两项评估手段进行了分析[4]。能否请您介绍研究结果,以及据此对临床实践的建议?
 
 
麦龙儿医师,中国香港大学医学院临床助理教授,中国香港大学肝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员,中国香港玛丽医院内科,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Hepatology Communications编辑
 
麦龙儿医师:这项研究由我们香港大学内科与外科一起合作完成。我们知道,在中国,包括香港在内,很少一部分患者是因为脂肪肝而进行肝移植,但其实肝移植后的脂肪肝发病率并不低。所以我们想用MRI去评估移植后的肝脂肪含量和纤维化,统计中国香港地区因非脂肪肝适应证行肝移植患者的移植后新发脂肪肝比例。
 
结果发现,在293位患者中,新发脂肪肝的患病率达到了30%,而且每10位患者中就有一例出现严重肝纤维化;新发脂肪肝患者往往存在代谢功能障碍、移植肝功能障碍。此外,我们还比较了瞬时弹性成像(TE)与MRI技术评估肝脂肪含量和纤维化的区别。结果发现,TE 对于肝右叶和上段的评估更准确。
 
总体而言,我们的研究表明,无论患者是否因为脂肪肝而进行肝移植,考虑到脂肪肝的发病率,均应该在肝移植后,采用非侵入性的评估手段去监测脂肪肝发生。
 
司徒伟基教授:肝移植后控制高风险因素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看到,如果我们是用一个比较准确的方法,即核磁的方法做脂肪肝的量化,可以发现30%的患者移植后会有脂肪肝,所以移植不代表所有问题会解决,也是需要对代谢风险因素进行控制。
 

图4. 有无移植后新发脂肪肝(PTNL)患者的代谢相关疾病患病率(A),按是否为HBV相关肝移植分层的患者MRI和TE参数(B),MRI和TE 参数之间相关性的热图(C)
 
05
中国香港高危人群慢性丙型肝炎微消除(CHIME)计划攻克肝炎:最终结果
 
《国际肝病》
 
最后一篇壁报公布了中国香港丙型肝炎微消除(CHIME)计划的最终结果[5]。请您介绍相关结果,并谈谈您对微消除计划的观点,是否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呢?
 
麦龙儿医师:丙型肝炎在香港普通人群中并不常见,但是我们知道丙型肝炎在高危人群中的发病率高,例如注射毒品人群。所以我们团队安排了一个外展团队去探访中途之家或戒毒康复中心,在提供健康教育的同时,帮助他们进行丙肝筛查。
 
我们发现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率高达47%,我们将这些患者邀请到护理联系诊所进行评估和治疗,但是有30%的患者未至门诊就诊。在对这部分患者进行评估后,我们会发放一次性的泛基因型直接抗病毒药物,结果显示90%以上的患者可以完全治愈。
 
所以,我们这项研究表明,微消除计划是可行且高效的,应该在中国的其他地区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司徒伟基教授:针对丙肝清除,需要强调的是,现在提出的“微清除(Micro innovation)”概念是面向特别人群,而不是全民筛查。我们在香港开展的这项研究就是针对有吸毒史的特殊人群。在与中国内地学者的交流中也了解到,中国大陆不同地区也有针对吸毒史等人群的筛查,同样阳性率非常高,很多达到50%以上。所以,如果我们想实现丙肝清除,是需要采取微清除策略,而且是针对高风险人群做筛查,如此才会达到清除目标。
 
图5. 受试者的基因型分布和清除效果
 
点评肝病科研动向,分享参会感受
 
《国际肝病》
 
最后,请您谈谈此次美肝会上令您印象比较深刻的话题或进展?以及您此行的收获或感受?
 
司徒伟基教授:多年来,AASLD年会均是全面呈现了肝病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例如针对病毒性肝炎(乙肝、丙肝、丁肝),以及针对脂肪肝、肝硬化、肝硬化的并发症,还有肝癌的不同研究报道。相比往届,本届美肝会的重中之重是在脂肪肝,因为未来几年可能会有针对脂肪肝的新药上市。
 
此外,我感觉美肝会现在也比较重视肝癌,肝癌治疗上有很多新药有望突破复杂肝癌瓶颈。此外,很特别的是,以往较少被关注的肝硬化并发症肌肉减少症,目前相关报道越来越多,这也侧面说明,营养支持对于肝硬化患者管理的重要性。
 
麦龙儿医师:我完全同意司徒教授所说的,我觉得脂肪肝的报道比例较以往高了很多。此外,这次我也留意到来自亚洲的参会代表相比往届更多,我觉得很好,因为我们可以交流不同的意见,也希望未来可以多一点的合作。
 
许允轩医师:这几年来,我们肝病领域有很多新药临床研究取得进展,在不久的未来可能会有新药上市或者更大的研究进展,总体发展很快。此次美肝会之行体会很多,从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专家们那里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希望回去之后继续努力并取得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 Yu C, Mak LY, Tang M, et al. Immediate postpartum cessation of tenofovir in highly viremic pregnant mother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infection: maternal and infant outcomes. AASLD 2023. Oral 59.
 
[2] Hui RW, Chiu K, Lee IC, et al. RECURR-NET, a multiphasic deep learning model, is superior to microvascular invasion in predicting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recurrence after curative surgery: results from internal validation and external testing. AASLD 2023. Oral 90.
 
[3] Leung RH, Hui RW, Mak LY, et al.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to quantitative HBsAg ratio independently predicts long term HBsAg seroclearance after entecavir cessation in Chinese Hepatitis B patients. AASLD 2023. Poster 1492-C.
 
[4] Mak LY, Fung J, Lo G, et al. Detection of hepatic graft steatosis and fibrosis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using MRI-PDFF & MRE techniques. AASLD 2023. Poster 1065-A.
 
[5] Mak LY, To WP, Tsui V, et al. Conquering Hepatitis via MICRO-ELIMINATION (CHIME) program for chronic hepatitis C infection in high-risk populations in HONG KONG: final results. AASLD 2023. Poster 1818-A.
 
专家简介
 
 
司徒伟基
 
教授,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现为中国香港大学内科学系肠胃肝脏科临床教授,肝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香港大学)主要研究员,中国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消化内科主管。根据《科睿唯安》 , 司徒教授自2020起每年名列全球学者前1%, 他发表的多于250份论文,是在多份高影响力的国际性SCI消化及肝脏期刊刊登,包括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的《Lancet》,《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Lancet Global Health》,《Journal of Hepatology》,《Gut》 ,《 Hepatology》等。司徒教授于2016-2017年被授予中国香港大学杰出年青研究员奖, 2017年被授予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 2018年获得亚太消化病周协会颁发Asia-Pacific Disease Week Emerging Leader, 2021年获授予美国胃肠协会院士。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