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月求教授:发挥中医药在肝病防治中的优势
——  作者:    时间:2023-10-19     阅读数: 24

编者按
 
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在治疗肝病方面也发挥了独特优势和关键作用。在刚刚闭幕的第八届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肝病(中西医结合)专委会学术会议期间,国家岐黄学者、上海市名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高月求教授在与《国际肝病》的访谈中,阐述了中医药在肝病防治方面的优势,分享了曙光医院在中医药阻断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疾病进展中取得的成果,并介绍了临床科研一体化平台在探索临床关注问题方面的作用。
 
《国际肝病》
您在中医防治肝病领域深耕多年,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请您谈谈中医在肝病防治方面有哪些独特优势?
 
高月求教授:中医是祖国的传统医学,历史悠久。现代医学中的肝病包括慢乙肝、脂肪肝、肝硬化、肝癌等。中医则是根据症状来认识肝病,如黄疸、腹胀、胁痛等。二者认识疾病的角度不一样,但面对的都是同样的疾病。中医根据症状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来进行处方用药和治疗,西医主要是通过病因学的检测,针对病因及病理环节的治疗。
 
中医的治疗理念,一般是通过自然界的物质,包括非药物的治疗手段,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促进疾病的康复。我们开展的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研究提示,中医药在肝病治疗中主要体现出以下优势。
 
第一,抗肝纤维化。仅通过抗病毒治疗不能完全阻断肝硬化的发生,联合中药进行抗纤维化治疗,可以延迟肝硬化的发生,或者逆转肝纤维化/肝硬化,明显提高肝病的疗效。
 
第二,抗炎保肝。抗炎保肝类药物主要可分为抗炎类药物、解毒类药物、肝细胞膜修复类药物、利胆类药物、降酶类药物、抗氧化类药物、改善肝细胞能量代谢类药物等。目前采用的西药很多都来源于中草药,例如甘草酸制剂、水飞蓟素等分别来自中药甘草和水飞蓟,双环醇、联苯双酯则来源于中药五味子。
 
第三,免疫调节。中药以调理见长,调理人体的天然免疫功能,即非特异性免疫。虽然针对乙肝病毒的是特异性免疫,但中药通过调控非特异性免疫,可以影响对于乙肝病毒的特异性免疫,从而提高临床疗效,例如提高表面抗原(HBsAg)的血清转化率等。
 
第四,抗病毒。在核苷类药物问世之前,采用中药抗病毒治疗也有一定的疗效,例如苦味叶下珠复方制剂等,HBV DNA转阴率约为20%。虽然无法与核苷类药物的疗效相比,但联合中药治疗能够提高病毒转阴率、提升抑制病毒复制的效果。由于核苷类药物抗病毒疗效好,目前中药在抗病毒方面尤其是在乙肝和丙肝抗病毒治疗领域,慢慢淡出了历史舞台。
 
《国际肝病》
您提出的补肾健脾利湿论治慢乙肝,养阴柔肝、活血软坚论治肝纤维化/肝硬化,软坚散结、清热解毒、补肾健脾论治中晚期肝癌等一系列治疗方案,并确证了临床疗效,为无数患者带来了希望。这些治疗方案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具体疗效如何?
 
高月求教授:曙光医院肝病科成立于上个世纪50年代,至今已经过了7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了阻断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疾病进展的中医药论治方案及有效方药,并收到了很好的临床疗效。
 
肝炎方面,曙光医院肝病泰斗夏德馨教授最早提出以补肾为主治疗慢乙肝。因为乙肝大多数经由母婴传播,中医认为这属于先天肾气不足,强调补肾为主。我进入曙光医院后,发现很多慢性肝病患者都有乏力、纳差等表现,属于中医脾虚的范畴,就在补肾的基础上,提出以“补肾健脾利湿”作为主要方法。因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从中医的角度,先天与后天共同调理,能够使疾病快速康复,并建立了以“补肾健脾”为主的一系列治疗方法。
 
通过“十一五”、“十二五”科研课题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发现补肾健脾方法可以使乙肝表面抗原转阴率提高到8%左右,乙肝E抗原(HBeAg)的转阴率提高到22. 6%。临床上适用于表面抗原和E抗原未能转阴的核苷类药物经治的慢乙肝患者,联合中药治疗可以促进血清学转换。
 
对于肝纤维化/肝硬化的治疗,也基于补肾健脾建立了“柔肝活血”的治疗法则。目前开展的48周的研究结果显示,联合常规的抗病毒治疗,中药肝纤维化的逆转率可以达到50%左右。
 
对于中晚期肝癌,按照中医“脾肾亏虚”的理论,建立了补肾健脾、利湿解毒、软坚散结等方法进行综合治疗。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这套方法可以减少肝癌术后复发率,提高中晚期肝癌的生存率,延长生存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国际肝病》
在本次大会上,您分享了肝病临床科研一体化平台建设实践。能否请您举例说明,平台对于提高学科临床与科研水平发挥了哪些作用,并分享平台建设的经验。
 
高月求教授:临床科研一体化平台建设,其宗旨是促进临床与科研进行更好的协同与发展,将临床治疗的真实数据用于临床研究,为学术发展提供帮助。平台的建设主要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接入HIS系统等医生工作站,直接进行数据的导入,防止研究者在输入数据的过程中出现差错。第二部分是通过真实世界研究,从数据中探索一些问题的答案。例如,中草药肝损伤是目前广泛关注的问题,由中药本身和(或)其代谢产物引发,包括在研和已上市的中药制剂,所报道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且其在药物性肝损伤中所占比例争议较大。
 
我们通过真实世界数据发现,中草药肝损伤的发生率没有报道的那么多,除了药物本身及其代谢物对肝脏的固有毒性作用、环境因素之外,其发生主要与患者机体因素密切相关,高龄、女性、酒精、患有慢性疾病(包括肝脏疾病和非肝脏疾病)均可增加中草药肝损伤风险。患者自身的遗传学因素,包括人类白细胞抗原系统多态性、药物代谢酶的多态性等与特异质型中草药肝损伤密切相关。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向西医同行讲清楚中药肝损伤的来龙去脉。
 
此外,我们通过临床科研一体化平台开展的另一项研究,探讨中药是否具有预防肝癌的作用。目前随访5年的结果表明,中药确实可以降低肝癌的发生风险。我们希望利用好临床科研一体化平台,将中医药在肝病防治中的独特优势真实地呈现出来,使大家对中医药有更深、更新的认识。
 
 
专家简介
 
高月求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主任医师、二级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副院长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肝病分会会长
 
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市中医药学会肝病分会主任委员
 
曾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岐黄学者、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等人才计划
 
作为第一负责人承担包括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等11项国家级课题,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89篇,其中SCI收录23篇
 
作为第一完成人者获得教育部科技成果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成果二等奖、华夏医学科技二等奖等15项奖励
 
申报发明专利8项,其中2项已完成转化
 
主编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传染病学》等专著4部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