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塞氏病相关的布加综合征
——  作者:    时间:2023-10-11     阅读数: 21

前言
 
“国际肝病-肝脏血管病专栏”是北部战区总医院消化内科祁兴顺医生应《国际肝病》编辑部邀请联合发起的学术专栏,定期收集整理肝脏血管病领域的研究进展,每两周(周三)挑选一篇重要文献进行精读讨论,希望能帮助读者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启迪临床科研思维、学以致用。
 
文章简述
 
布加综合征(BCS)是指从肝小静脉到下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出现的肝静脉流出道梗阻(Janssen HL, et al. J Hepatol. 2003; 38: 364–371.)。BCS是白塞氏病(BD)的一种罕见并发症(Orloff LA, et al. J Am Coll Surg. 1999; 188: 396–407.),BD合并BCS可出现肝衰竭、静脉曲张出血和难治性腹水,进而危及生命(Mitchell MC, et al. Medicine (Baltimore). 1982; 61: 199–218.)
 
《Medicine》杂志于2022年11月正式发表了一篇题为《白塞氏病相关的布加综合征:一项摩洛哥、观察性、回顾性、多中心研究》的文章。该研究旨在确定摩洛哥人群中BD相关BCS的患病率、临床和生物学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方案以及临床病程。
 
Allaoui等回顾了1989年至2021年间1578例BD患者的医疗记录,纳入了21例BCS患者;包括男性18(85.7%)例、女性3(14.3%)例;17(81%)例累及下腔静脉;所有患者均接受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和抗凝治疗、20(95%)例使用免疫抑制剂、1(4.8%)例因复发使用英夫利昔单抗。经治疗,15(71.4%)例病情好转,8(38%)例出现消化道出血、意识障碍、感染和肝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研究期间,4(19%)例死亡,其中3(14.3%)例死于肝衰竭伴肝静脉血栓、1(4.8%)例死于下腔静脉血栓合并感染。此外,筛查了与高凝和(或)肝损害相关的其他因素,如蛋白C、蛋白S、抗凝血酶Ⅲ、抗磷脂抗体、抗核抗体、Janus激酶2突变、乙/丙型病毒性肝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以及肿瘤性疾病;结果显示,2(9.5%)例抗磷脂抗体阳性,其余均正常。
 
综上,BCS是BD的一种可能危及生命的并发症,病变主要累及下腔静脉,抗凝治疗和免疫抑制治疗可改善预后。生物制剂可能对难治性病例有效。
 
重要研究结果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1.BD合并BCS的人口统计学和临床特征
 
(表源自文献)
 
1578例BD患者中,21例诊断为BCS,患病率为1.3%,包括慢性11(52.4%)例、亚急性8(38%)例、暴发性2例;男性18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36±8.6岁;BD发病与BCS发生的平均时间间隔为4±2.9年。3(14.3%)例累及上腔静脉,17(81%)例累及下腔静脉,5(24%)例出现肝静脉血栓,8(38%)例累及下肢静脉;6(28.6%)例累及动脉,其中,5(24%)例为肺动脉栓塞、1(4.8%)例为肺动脉瘤;4(19%)例累及心脏,其中,3(14.3%)例为心内血栓、1(4.8%)例为冠状动脉瘤;21(100%)例出现口腔溃疡;17(81%)例出现生殖器溃疡;5(24%)例出现眼部受累;2(9.5%)例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病变;1(4.8%)例出现BCS相关性膀胱血管炎。10(47.6%)例患者为Child-Pugh A级、6(28.6%)例为B级、3(14.3%)例为C级。此外,所有女性患者在BCS诊断时均服用避孕药;8(38%)例有吸烟习惯;所有患者均无肥胖。
 
2.BD合并BCS患者的临床表现
 
(表源自文献)
 
在BD合并BCS的患者中,腹水是主要临床表现,共有13(62%)例出现腹水;12(57%)例出现静脉侧支循环;11(52.3%)例合并腹痛;4(19%)例伴有肝肿大;3(14.3%)例伴有黄疸;2(9.5%)例发生消化道出血;2(9.5%)例发生脑病。
 
3.BD合并BCS患者的实验室检查
 
(表源自文献)
 
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谷丙转氨酶的平均水平为114±52.6 IU/L;天冬氨酸转氨酶的平均水平为82±42.3 IU/L;碱性磷酸酶的平均水平为82±42.3 mg/L;结合胆红素的平均水平为13±5.6 mg/L;γ-谷氨酰转肽酶的平均水平为83±62.2 mg/L;血清白蛋白的平均水平为35.7±26.3 g/L;凝血酶原的平均比值为65%(23-82);红细胞沉降率为23(13-35)mm/h。
 
对与高凝和(或)肝损害相关的其他因素进行筛查,2(9.5%)例抗磷脂抗体为阳性;所有患者的抗核抗体、乙/丙型病毒性肝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及肿瘤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蛋白C、蛋白S和抗凝血酶Ⅲ均处于正常水平;11(52.3%)例进行Janus激酶2突变筛查,结果均为阴性。
 
4.BD合并BCS的治疗
 
所有患者均接受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和抗凝治疗,20(95%)例使用环磷酰胺或硫唑嘌呤,1(4.8%)例因复发而接受英夫利昔单抗治疗,9(43%)例使用利尿剂,2(9.5%)例使用普萘洛尔预防消化道出血,所有患者均未行手术治疗。
 
经治疗,15(71.4%)例病情好转;3(14.3%)例出现消化道出血;2(9.5%)例发生脑病;3(14.3%)例合并感染;5(23.8%)例进展至肝衰竭;4(19%)例死亡,平均随访时间84±76.3个月,其中,3(14.3%)例的主要死亡原因为肝衰竭伴肝静脉血栓、1(4.8%)例为下腔静脉血栓合并感染,从确诊BCS到死亡的平均时间为12±10.3个月。
 
1(4.8%)例未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在16年后出现上腔静脉血栓。
 
总结与展望
 
BCS在BD患者中并不罕见,当合并肝静脉血栓时可能导致预后不良,在抗凝治疗基础上加用免疫抑制治疗可以改善预后。生物制剂可能用于改善难治性患者,但这需要更大规模的研究来证实。
 
肝硬化门静脉血栓患病率的多中心研究单位招募
 
门静脉血栓(PVT),尤其是完全阻塞性PVT,可增加肝硬化患者门静脉压力,进而增加腹水、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风险。当前,妥善处理肝硬化门静脉血栓仍是棘手的临床问题。另外,肝硬化PVT的患病率也尚不明确,国内更是缺乏大型流行病学研究阐明这一问题。为此,北部战区总医院消化内科祁兴顺医生正在准备发起一项全国多中心研究,基于增强CT检查结果以明确肝硬化患者PVT的患病率,并进一步回顾性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现诚挚邀请消化科、肝病科、感染科和放射科等相关专业医生参与。若您对这项研究感兴趣,可与我们联系,以获得更详细的研究信息。
 
联系人:王医生
 
邮箱:923824852@qq.com
 
微信:lucky_lucky_le
 
 
译文作者
 
孙悦,北部战区总医院消化内科,大连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国际肝病-肝脏血管病》专栏发起人及校审
 
祁兴顺,北部战区总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博士、博士后,中国医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及锦州医科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中国科协十大代表。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青年委员、肝胆疾病学组委员、微创介入协作组委员,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病相关消化病协作组委员,辽宁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常委。现任BMC Gastroenterology杂志Senior Editorial Board Member、Therapeutic Advances in Gastroenterology杂志Editorial Board Member、Advances in Therapy杂志Editorial Board Member、Canadi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杂志Academic Editor、Journal of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Hepatology杂志Academic Editor、Frontiers in Medicine杂志Associate Editor、Medicine杂志Academic Editor。2016年全军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2019年第十二届辽宁省青年科技奖十大英才。入选爱思唯尔2021及2022中国高被引用学者名单、2022年联勤保障部队学科中坚人才、2022年度军队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青年科技英才。据Scopus统计,H-index为46,总共7215次引用。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