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肝会新观点:陈煜教授团队提出基于起病表现和动态转归两种肝衰竭临床分型新标准
——  作者:    时间:2023-06-17     阅读数: 16

编者按
 
2023年6月17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陈煜教授在第十二届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大会上,首次结合现今东西方学者对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疾病的定义和临床特征的认识,从新的视角,提出了基于起病时肝内、外器官衰竭特征的ACLF临床分型和基于临床转归的动态ACLF临床分型。
 
基于起病时肝内、外器官衰竭为特征的ACLF临床分型
 
可分为I型ACLF:慢性肝病基础上的肝脏功能衰竭;II型ACLF:慢性肝病基础肝脏急性失代偿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
 
该学术观点认为:I型ACLF为慢性肝病(肝硬化或非肝硬化)基础上的急性肝损伤,起病时单一肝脏器官衰竭为首发表现,主要表现为黄疸和凝血功能障碍,肝外器官衰竭可在ACLF疾病过程中出现,肝外器官衰竭不是诊断ACLF的必备条件。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可采用MELD、MELD -Na、AARC评分,病程中发展为多脏器损伤时,采用MELD-Na联合EASL-CLIF-SOFA评分(或EASL-CLIF C ACLF分级)评估肝移植的紧迫性。I型ACLF接近亚太肝病学会(APASL)和中国2018版《肝衰竭诊治指南》ACLF的诊断标准,更符合中国的ACLF疾病特征,相当一部分患者具有潜在的可逆性。
 
II型ACLF多为代偿性或失代偿性肝硬化,少数为非肝硬化慢性肝病基础上肝功能急性失代偿,表现为血清胆红素升高、INR 延长和肝硬化并发症的发生,强调起病时1周内伴随肝脏和至少1种肝外器官衰竭。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可以联合应用多种评分,如MELD、MELD -Na、CLIF -SOFA和NACSELD器官衰竭评分。II型ACLF更倾向于应用EASL-CLIF-SOFA评分(或EASL-CLIF C-ACLF分级)来评估肝移植紧迫性。II型ACLF更接近于欧洲肝病学会-慢性肝衰竭(EASL-CLIF)联盟和北美终末期肝病研究联盟(NACSELD) 的诊断标准。
 
基于临床转归的动态ACLF临床分型
 
可分为A型:快速进展型;B型:快速恢复型,C型:缓慢进展型;D型:缓慢恢复型;E型:缓慢持续型。
 
A型:病情进展快,应紧急或优先考虑肝移植。人工肝治疗的效果可能较差或者没有人工肝干预的时机。
 
B型:不需要肝移植。可能不需要进行人工肝治疗或较少次数的人工肝治疗即可恢复。
 
C型:可进入肝移植队列,等待或择期肝移植。人工肝治疗的次数较多,但效果可能不理想,应争取延长生存时间,使其成功过渡到肝移植。
 
D、E型:应加强内科、人工肝和营养支持治疗,促进肝脏再生,避免急于行肝移植。人工肝治疗效果好,治疗次数不等,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较多的治疗次数。
 
该临床分型的临床价值和意义在于:用临床关键的常用指标,进行量化,简便易行,实用性。有利于预后的判断预后和评估肝移植的紧迫性、人工肝治疗频次和疗效。
 
新型ACLF疾病临床分型的提出有利于东西方学者对ACLF认知缩小分歧,对各种病因和特征的ACLF更具有代表性和包容性。两种分型方法的结合,即结合起病和动态转归的临床分型,对临床医生制定ACLF科学的诊疗方案,临床管理路径和及时判断疾病预后转归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价值。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