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名家访谈丨肝癌根治术后的辅助治疗——中国香港大学Tan To Cheung教授专访
——  作者:    时间:2022-08-19     阅读数: 60

编者按:手术切除至今仍是治疗肝癌的最有效方法,然而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仍面临复发和转移的风险。因此,能否有效地预防术后复发转移是该领域面临的瓶颈问题。随着近年来靶向、免疫治疗方法的蓬勃发展,肝癌系统治疗取得了长足进步,为患者争取到了更多获益。与此同时,有关靶向、免疫治疗作为肝癌术后辅助治疗的探索也在日益增多。2022年8月12~14日,在第十二届亚太原发性肝癌专家会议(APPLE2022)上,来自中国香港大学的Tan To Cheung教授针对肝癌根治术后辅助治疗的研究进展做了精彩报告。本刊特邀请Cheung教授进行了深度访谈,现将内容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国际肝病》:肝癌根治术后的辅助治疗主要适用于哪些类型的肝癌患者?
 
Cheung教授:目前,肝癌根治术后的辅助治疗主要是为了帮助具有较高的肿瘤复发风险的患者降低复发风险、延长术后生存。肿瘤复发风险的相关因素包括:肿瘤体积较大、多发肿瘤,以及在病理学中微血管侵犯的分级较高。尽管如此,个人认为理论上每位患者都有复发的可能。如果我们能找到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那么任何接受肝癌根治术的患者均可能受益。
 
《国际肝病》:近年来针对潜在可切除的肝癌患者进行术后辅助治疗有哪些主要进展?
 
Cheung教授:这主要取决于目前已上市或临床上可用的治疗方案。既往以来,动脉化疗输注、靶向治疗和激素治疗被作为术后辅助治疗的选择。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美国FDA批准的唯一有效药物是VEGF抑制剂索拉非尼,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尝试用索拉非尼来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率的研究。幸运的是在过去的2~3年中,已经有七种不同类型的药物先后获得了FDA的批准,并被证明能有效控制肝癌。接下来,人们对术后辅助治疗也有了更加积极的探索,尝试将免疫调节抑制剂(如PD-1抑制剂)±VEGF抑制剂,或与CTLA-4抑制剂联合应用于肝癌的术后辅助治疗。我们非常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能看到良好的结果。
 
《国际肝病》:针对不同的肝癌患者,我们如何准确筛选或预测最适合、收益最大的辅助治疗方案?
 
Cheung教授:个人认为,目前我们还没有一个非常有效的预测模型,可以为患者筛选出包括药物治疗在内的最佳治疗方式。究其原因,还是由于我们目前缺乏有效的生物学标志物用于指导有效药物的选择。基因组学研究结果表明,可能只有约1%的患者适合免疫疗法。但是,在现实中我们却远超1%的患者获得了疗效,至少30%或40%的肝癌患者对免疫治疗有不同的反应。这也是我们必须探索更多的肝癌生物学标志物的原因所在。
 
需要注意的是,术后辅助治疗是一种为防止肿瘤复发的预防性治疗,在用药选择上,副作用应当最小。个人认为,目前的免疫疗法非常具有应用前景,有关其生物学标志物的应用也正在积极探索当中。
 
《国际肝病》:对于 IIb、IIIa期交界性可切除肝癌,是先行转化治疗再手术还是先手术再加上辅助治疗,哪一种案的长期效果更好?
 
Cheung教授:个人认为这取决于研究设计。事实上,东方与西方的答案必然不同。对于边界可切除肝癌,如果遵循BCLC指南,那么应该尝试药物治疗,然后有可能的话,再选择手术。然而在亚洲,包括中国大陆、中国香港、新加坡、韩国和日本,手术的应用往往更加积极,如果技术上可行,我们会先做手术,然后再考虑减少复发的方法。个人认为,我们应该进行转化治疗,要么使用单一药物治疗,要么联合药物治疗,或者再联合放射治疗或TACE。这将是未来肝癌临床治疗的趋势,精准医疗必然是其中的关键,我们正朝着这个方向前进。
 
在香港大学,我们针对接受辅助治疗的患者进行了一项研究,目前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该项研究结果表明,在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中使用度伐利尤单抗进行单剂免疫治疗,大约50%的患者有非常好的病理学应答。这大大超出我们的预期,因为既往在晚期肝癌的研究中,免疫治疗仅适用于约20%的患者,然而在我们的研究中,病理学分析显示它可能高达50%。这意味着,在亚洲具有HBV感染背景的肝癌患者对于免疫治疗的应答非常好。基于这项研究结果,个人对于探索免疫治疗应答相关的生物学标志物还是非常乐观的。在未来,我们可能会从前期手术转向先进行转化治疗,再进行手术,肝癌患者将获得更长的无病生存期和总体生存期。
 
《国际肝病》:肝癌根治术后的辅助治疗还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未来的发展方向如何?
 
Cheung教授:个人认为,肝癌根治术后辅助治疗中安全性是最重要的。如果患者使用多种药物,则可能产生药物叠加的多重效果。我们应该避免药物相互作用下可能存在的重大并发症。其次,我们必须选择明确有效的药物。第三,希望将来我们能找到与药物疗效相关的生物学标志物。目前,国际上有很多中心正在做相关的研究,试图通过基因组学研究、肿瘤免疫微环境研究以及转录组学研究等不同角度来寻找答案。例如结直肠癌,我们目前已知在具有特定基因突变的患者中某些药物非常有效。目前,我们正在朝这个方向前进,希望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我们的不断探索,最终能够破解这个密码。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