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APASL-亚太肝脏研究协会年会  » 正文
APASL热评丨丁惠国教授:肝硬化死亡相关的肠道微生物的新生物标志物
——  作者:    时间:2022-04-08 10:10:54    阅读数: 43

编者按
 
肝硬化是全球肝脏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肠道微生物组学的变化与肝硬化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在2022年第31届APASL年会上,来自印度的Satya Priya Sharma医生报告了一项研究,通过比较存活与死亡的肝硬化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组,发现了与肝硬化死亡相关的肠道微生物组的新生物标志物(大会摘要号:OP-0935)。本刊特邀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丁惠国教授对该项研究进行了精彩评述。
 
研究方法
 
研究共纳入142 名肝硬化患者,52 名健康对照(HC),以及 46 名饮酒的健康对照(AC) ,共采集了 240 个大便样本。作者采用宏基因组测序平台Illumina MiSeq ,对 240 个粪便样本(对照 + 肝硬化患者)进行了基于可变区域 (V3-V4) 16S rRNA的测序,并进行微生物组分类分析。
 
研究结果
 
结果发现,在 142 例肝硬化患者中,女性占33% (n=47),其病死率为 24%(n=34),而男性病死率(74%)约为女性的三倍。将所有肝硬化患者分死亡组(n=34)和存活组(n=108),与两个对照组相比,死亡组患者肠道微生物组分类的丰度、系统发育多样性和α 多样性显著降低,而总细菌数量没有受到抑制。其中,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 phylum)的相对丰度降低,因此粪杆菌 / 拟杆菌的比例增加。此外,死亡患者肠道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也明显增加,而厚壁菌门没有明显变化。
 
在消化道菌群的种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纤维素类拟杆菌(Bacteroides cellulosilyticus)、拟杆菌(Bacteroides plebeius)、粪杆菌(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显著下降,韦荣氏菌(Veillonella parvula)、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在死亡的肝硬化患者肠道中明显上升(见下图)。
 

(图表引自大会摘要)
 
研究结论
 
该项研究发现了与肝硬化死亡相关的肠道微生物组的新生物标志物,并且这些标志物可以作为进一步诊断与治疗研究的靶点,也为肝硬化的管理提供了工具。
 
专家点评 
 
肝硬化肠道微生物组(学)目前是该领域的临床研究热点。已经有充分的证据表明,肠道菌群与肝硬化及其各种并发症相互影响。肝硬化可导致患者的肠道蠕动减慢,胆汁、抗体和溶菌酶的分泌减少,肠道黏膜屏障损伤等,直接和间接地导致肠道菌群失衡,而这种失衡可出现微生物的组成改变、菌群移位、细菌毒素产生增加等,反过来加重肝脏炎症-纤维化的进程及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我们团队在既往的研究中也发现,在消化道菌群的门水平上,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四类与肝硬化并发症及预后有关,其中占据最优势地位的是厚壁菌门;在属水平上,埃希氏菌属、拟杆菌属、双歧杆菌属、粪杆菌属、布劳特氏菌属、梭菌属等与肝硬化并发症及预后有关。
 
Satya Priya Sharma医生报告的肠道微生物组变化与肝硬化患者预后的关系,在种水平上,纤维素类拟杆菌、拟杆菌、粪杆菌显著下降,韦荣氏菌、屎肠球菌在死亡的肝硬化患者肠道中明显增加。
 
不过,该项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①肠道微生物组变化与肝脏疾病的不同临床阶段、环境因素、饮食及药物等多因素都有密切关系,而本研究仅为横断面大便样本,不能反映早期(患者死亡前6个月或12个月)肠道微生物组变化与肝硬化患者死亡的关系;②研究没有与临床常用的肝硬化死亡风险预测指标比较,如Child-Pugh评分、MELD/MELD-Na+评分比较,肠道微生物组是否优于这些临床指标尚不清楚;③肠道微生物组检测需要采用宏基因组测序,可能成本效益较低,而且耗时。综上所述,该项研究的结论还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进行验证,期待不久的将来肠道微生物组在评估肝硬化并发症及预后方面发挥其价值。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