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AASLD-美国肝病研究学会年会  » 正文
AASLD中国之声︱牛俊奇、高沿航团队一项华支睾吸虫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荣获“Top 10%”优秀壁报
——  作者:    时间:2019-11-11 03:57:10    阅读数: 291


编者按:正在美国波士顿举行的2019年美国肝病学会年会(AASLD 2019)共收到全球范围内3331篇摘要投稿,创下历史新高。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肝病科历来重视在AALSD会议上展示自身科研成果,曾在2015年最多被录取摘要14篇。此次,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牛俊奇教授团队共有7篇摘要被AASLD录取,其中,与明尼苏达大学宋贵生教授合作的2项研究入选为口头发言;与胆管癌发生密切相关的肝吸虫流行病学调查被选为TOP 10% Poster。
 
高沿航教授
 
背景:保守估计全球约有1500万人受到华支睾吸虫感染,其中85%以上的感染者分布在中国。我们国家对华支睾吸虫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仅以省为单位做过抽样调查,缺乏省以下市县级地区的流行数据。
 
方法:2017年8月我们对吉林省德胜镇拉林河沿岸10个村(北江,德胜,合江,牛营子,千阳,小家,小围子,环东,临河,再兴)的村民进行了肝吸虫感染情况的横断面调查。我们以研究小组的形式入户统计村子里每个家庭的人口数并发送粪便袋,然后在每个村子进行2-3天的定点筛查,显微镜检查粪便中的华支睾吸虫卵作为肝吸虫感染与否的诊断依据。在获得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让每个受试者完成问卷调查和其他相关检查,未完成调查问卷或检查的参与者不纳入本研究数据集。
 
结果:共有3,068人参与此次调查, 其中2,911人完成全部问卷调查和其他检查并纳入该研究。经调查,华支睾吸虫感染的患病率为29.3%(95%可信区间为:27.6%-31.0%)。如表1所示,不同年龄组中华支睾吸虫感染的阳性率显著不同,其中31-60岁组阳性率最高,年龄≤30岁组阳性率最低(16.8%)。此外,在前一次治疗后治愈的175名参与者中,54名在本次调查中被发现再次感染,重复感染率为30.86%。在单变量分析中,男性,年龄大,低文化水平,从事农业、吸烟、饮酒和食用生鱼与华支睾吸虫感染显著相关。多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男性,从事农业,吸烟和吃生鱼与华支睾吸虫感染独立相关,其中生食鱼虾的相对危险度最大。
 
 表1. 中国东北地区华支睾吸虫感染因素分析
 
结论
 
拉林河沿岸村庄是中国东北地区华支睾吸虫的流行区,感染的主要途径是生食淡水鱼虾。高重复感染率提示改变饮食习惯对预防华支睾吸虫感染至关重要。
 
原文链接:Epidemiology, Risk Factors Of Clonorchis Sinensis Infections In Northeast In China. AASLD 2019 Abstract: 317
 
牛俊奇教授团队在AASLD2019会场
 
牛俊奇教授、高沿航教授团队在本届AASLD 大会收录的摘要包括: 
 
1. Efficient silencing of hepatitis B virus S gene through crispr-mediated base editing.(Number 0086)
 
2. A non-coding variant within YY1 promotes the prevalence of type 2 diabetes in latinos by modulating microRNA-193a-5p-YY1-microRNA-23b/27b/24-insr axis.(Number 0107)
 
3. Epidemiology, risk factors of clonorchis sinensis infections in northeast in China.(Number 0317)
 
4. Pan-genotypic regimen of coblopasvir plus sofosbuvir for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C in China: A single-arm, open-label, phase 3 trial.(Number 1647)
 
5. Analysis of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GLS4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Number 0688)
 
6. Tolerability, safety, and pharmacokinetics of the novel pde inhibitor ZSP1601 in healthy subjects: A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first-in-human single-dose, multiple-dose escalation and food effect study.(Number 2314)
 
7. Safety, tolerability and efficacy of MB07133, a liver-targeted prodrug of aracmp,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liver cancer.(Number 0896)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