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V圆桌会:WHO-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
——  作者:    时间:2017-02-14 05:10:22    阅读数: 143

  
        编者按:“2016年亚太肝脏研究学会第六届HBV专题会议(APASL Single Topic Conference-6th HBV Conference)”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贾继东教授、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高级顾问Po-Lin Chan博士、日本东京大学Masao Omata教授等肝病学专家围绕中国HCV诊疗现状与展望、全球丙型肝炎流行情况、亚太地区丙型肝炎的指南解读等话题展开了圆桌讨论。小编特此整理会议精华,以飨读者。
 
  世界卫生组织(WHO)中国区高级顾问Po-Lin Chan博士在会上介绍了HCV的流行病学。她指出,全球约有8(6.4~10.3)千万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其病毒血症发病率(HCV-RNA阳性)约为1.1%。全球抗-HCV流行率(提示既往病毒血症感染)为1.6%,对应人口为1.15(0.92~1.49)亿。约有70万人死于丙型肝炎相关并发症,包括肝硬化和肝癌等。
 
  HCV的高发区包括非洲西部、欧洲东部和亚洲中部。中低收入国家的疾病负担最重,包括中国、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埃及、印度和俄罗斯。据估计,全球范围内约有1320万小于15岁的青少年儿童为抗-HCV阳性,对应的感染率是0.7%。其中约有660万为慢性病毒血症感染,即病毒学阳性率达0.4%。尼日尼亚、埃及、巴基斯坦、印度、中国、埃塞俄比亚和刚果共和国等中低收入国家的儿童感染人数占了全球感染儿童的50%以上。
 
  大部分的慢性感染来源于非胃肠道的暴露,包括注射毒品共用针头,输注不合格血液或血制品,以及健康环境中的不安全注射。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不安全的静脉注射在中低收入国家仍是巨大挑战,但是母婴传播仍然是小于15岁青少年儿童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已经通过减少伤害方案和安全注射措施等诸多方案的实施降低了新发HCV的病例数。在2000年至2010年期间,模型研究提示通过不安全注射大幅减少了HCV的传播。
 
  系统综述估算全球HIV患者中,HCV与HIV的共感染率约为6.2%,即约有228万的HIV和HCV合并感染患者,其中136万为静脉注射毒品人群。
 
  在非静脉注射人群中,男-男之间性传播的人数正在逐渐增加,提示我们要重视HCV的性传播问题。研究显示,在HIV阳性的男-男同性恋人群中,HCV可通过性接触传播。而在HIV阴性的男-男同性恋人群中,HCV通过性接触传播的数字有限。
 
  对于全球约1020万在押人员的调查研究显示,其HIV、HBV和活动性肺结核的发病率分别为3.8%、4.8%和2.8%,而抗-HCV阳性率则高达15.1%。
 
  新的直接抗病毒小分子药物(DAAs)的问世预示着消灭丙型肝炎的时代即将到来。然而,不同基因型HCV的分布各不相同,直接影响了治疗的决策。如基因1型和2型主要分布在北美、日本和欧洲,基因3型主要分布在非洲东南部和印度。在中东和非洲南部地区,最常见的分别是基因4型和5型。在针对泛基因型的药物问世前,了解清楚当地的基因分布多样性是有效抗病毒和通过公共卫生措施大规模治疗的基本前提。
 
  最后,Po-Lin Chan强调:为了实现世界卫生组织(WHO)2030年消灭病毒性肝炎的战略目标,我们需要更新HCV感染相关的准确流行病学数据(包括疾病负担、流行率、传播途径、特殊人群的共感染率和基因型等),以便更精准地对其进行预防、检测和治疗。急需开展亚人群流行病学的相关研究,并加强国家的丙型肝炎病毒监管系统。在此过程中,应统一估算的方法,并规范化相关术语,使其达到一致性,这样有助于不同的国家之间进行比较,最终帮助我们制定全球和国家层面的相关决策。

标签: 循证视点 丙肝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