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V圆桌会:中国HCV诊疗现状与展望
——  作者:    时间:2017-02-14 05:00:19    阅读数: 240

  
        编者按:“2016年亚太肝脏研究学会第六届HBV专题会议(APASL Single Topic Conference-6th HBV Conference)”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贾继东教授、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高级顾问Po-Lin Chan博士、日本东京大学Masao Omata教授等肝病学专家围绕中国HCV诊疗现状与展望、全球丙型肝炎流行情况、亚太地区丙型肝炎的指南解读等话题展开了圆桌讨论。小编特此整理会议精华,以飨读者。
 
  一、中国的丙型肝炎负担
 
  贾教授表示,过去的中国是丙型肝炎高发区。1992年的一项全国性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普通人群的抗-HCV流行率为3.2%,其感染主要缘于输血或血制品。自1993年起,国家规定献血前常规进行丙型肝炎抗体的筛查。此外,国家还通过加强安全注射和其他的一些预防措施来防止血液传播疾病。2006年的全国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大陆的抗-HCV流行率仅为0.43%,共计约760万人感染HCV。相关专家预测目前全国HCV感染者约为1000万例(图1)。
  图1.HCV流行病学数据
 
  据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报道,近年来HCV病例呈逐年上升,已经从2004年的4.2万例增至2012年的20余万例(图2)。其中在2010年明确上报的病例仅158758例,仅有约1.6%的患者接受了抗病毒治疗。
  图2. HCV病例呈逐年上升
 
  二、丙型肝炎的诊疗现状
 
  中国的HCV基因型主要包括4种基因型、9个亚型,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基因1型(69.6%),汉族感染基因6型的人群主要分布在我国南部和西部。治疗方面,随着治疗手段和药物的进展和开发,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HCV的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率在不断上升。在中国,丙型肝炎治疗最大的问题和障碍是无法负担昂贵的花费。
 
  我国学者近期在近1千名人群中开展了一项有关慢性HCV治疗障碍和相关专业知识的全国性调查研究,结果发现阻碍患者接受治疗的主要因素包括缺乏相关知识、担心SVR率低、无法支付相关费用、治疗疗程太长、担心药物不良反应等(图3)。来自其他医疗服务者的转诊HCV的缺乏和筛查HCV的意识不强,限制了早期治疗和早期诊断。此外,一些重要的检查和治疗药物无法报销、院外用药无法报销等也对接受HCV治疗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图3.HCV治疗的患者负担
 
  三、丙型肝炎治疗展望
 
  2015年10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共同发布了《丙型肝炎防治指南》,提出了基因1型HCV患者的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PR)方案和不含干扰素方案(图4)。在DAAs于我国大陆上市前,干扰素/利巴韦林仍是国内的一线规范治疗方案,多数患者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图4.无干扰素方案推荐
 
  好消息是目前国内已有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师和医疗单位在不同程度上参与DAAs的药物临床试验工作(图5)。据悉,已有至少有14 项HCV治疗相关临床研究已完成,16个临床试验正在进行当中。例如,DAAs联合方案在亚洲人群最新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基因1型HCV感染的不伴肝硬化患者可获得90%以上的持续病毒学应答,并且此联合方案显示出了良好的安全性,因药物因素而引起不耐受的情况很少见,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相对较低。未来的研究重点是缩短疗程和减少费用。
  图5.中国的DAAs临床试验

标签: 访谈 丙肝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