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HC-法国巴黎肝炎会议  » 正文
[PHC视点]哪些HCV感染患者应该接受治疗?
——  作者:    时间:2016-03-09 04:36:38    阅读数: 217

  编者按:目前,HCV感染的治疗已经进入直接抗病毒药物(DAA)时代。然而,对于“哪些HCV感染患者应该接受治疗”,仍然存在争议。在2016年1月11~12日举行的第9届巴黎肝炎会议(Paris Hepatitis Conference,PHC)上,意大利巴勒莫大学Antonio Craxì教授、法国巴黎东大学亨利蒙度医院Christophe Hézode教授和意大利人文大学Savino Bruno教授分别针对此项议题进行了阐述。现将3位专家的观点进行了归纳总结。
 
观点一:疾病轻微的HCV感染患者应该接受治疗
 

意大利巴勒莫大学Antonio Craxì教授
 
  根据2015年欧洲肝脏研究协会(EASL)更新的丙型肝炎治疗推荐意见,对于有显著肝纤维化(F3)或肝硬化(F4)患者,合并显著肝外表现的HCV感染患者,应优先治疗;对中度纤维化(F2)患者进行治疗是合理的;对于无或轻微肝纤维化(F0~1),没有肝外表现的HCV感染患者,则可以推迟治疗。然而,2015年美国肝病研究协会(AASLD)与美国感染性疾病协会(IDSA)联合更新的丙型肝炎诊疗指南则推荐:无论疾病分期,所有HCV感染患者均应考虑抗HCV治疗;在资源有限而不能保证治疗所有患者的地区,应最优先治疗进展期纤维化(F3)或代偿期肝硬化(F4)等疾病并发症风险最大的患者。
 
  首先,现有的治疗方案对HCV感染患者非常有效,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率高达95%以上,并且安全性良好,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1%,对于无肝硬化的初治患者,有些方案的疗程由12周缩短至8周同样有效,采用4周或6周的短疗程或<4周的超短疗程方案是可行的。
 
  其次,应用肝活检或无创性检测手段,尚不能对HCV感染患者进行准确的疾病分期。研究表明,不同病理医生对肝活检分期诊断不一致的比例达33%,瞬时弹性成像对基因1型HCV感染患者肝纤维化分期评估的性能受到肝脂肪变的显著影响。
 
  再者,HCV感染除了引起门静脉高压、肝衰竭和肝细胞肝癌(HCC)等肝脏疾病之外,还可导致糖尿病、冷球蛋白血症、淋巴瘤和动脉粥样硬化等显著的肝外表现,患者的心血管死亡率和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增加,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降低患者肝脏并发症的风险,还可显著改善HCV感染患者肝外表现的预后。
 
  此外,初治或经治HCV感染患者的治疗花费随着疾病严重度的增加而增加,应用各种DAA方案获得SVR的治疗花费各异,于F0~1和F2期较F3~4期开始治疗,每例获得SVR者的花费较低。因此,在疾病早期予以治疗,可达到最佳的成本效益。
 
  对F0~2期HCV感染患者的治疗花费并未被保险制度普遍覆盖是目前的瓶颈,限制了对疾病轻微的HCV感染患者进行及时治疗。
 
观点二:为什么不治疗疾病轻微的HCV感染患者
 

法国巴黎东大学亨利蒙度医院Christophe Hézode教授
 
  根据2015年EASL推荐意见,应该优先治疗疾病进展风险较大以及存在严重肝外表现的HCV感染患者,对轻微或无纤维化(F0~1)并且无严重肝外表现患者的治疗时机尚存争议,可考虑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延迟治疗。2015年法国丙型肝炎诊疗指南也建议,只有中度肝纤维化及以上(F2~4)的HCV感染患者,才建议优先进行治疗。
 
  首先,研究表明,疾病轻微HCV感染患者的短期预后良好,基线时,应用肝弹性测定等无创性检查,可以准确预测HCV感染患者的预后。除了基因3型HCV感染患者的纤维化进展较快,应该优先考虑治疗之外,对疾病轻微的HCV感染患者推迟治疗是可行的。
 
  其次,近年来,无干扰素、无利巴韦林的DAA治疗方案不断进展和优化,以无肝硬化的基因1b型HCV感染初治患者为例,应用目前的ABT-450/ritonavir + ombitasvir + dasabuvir联合方案治疗12周,患者获得的SVR率可高达100%。对疾病轻微的HCV感染患者进行治疗时,缩短疗程是可行的,疾病轻微的基因1型HCV初治患者应用索非布韦(SOF)/雷迪帕韦(LDV)治疗8周或12周,获得的SVR率相似,应用SOF/VEL/GS-9857治疗6周,获得的SVR率高达93%。
 
  此外,由于预算限制等因素,并非所有HCV感染患者都有条件立即得到治疗,随着治疗方案的不断优化,疗程缩短,相应的花费降低,会使更多的患者得到DAA治疗。
 
  Hézode教授指出,目标仍然是所有HCV感染患者普遍得到抗病毒治疗,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消灭HCV感染。
 
观点三:对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治疗的益处得到证实了吗?
 

意大利人文大学Savino Bruno教授
 
  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在临床、生化和组织学特征方面存在较大的异质性,常导致患者临床预后的不同。
 
  研究表明,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应用基于干扰素的治疗获得SVR后,相当比例的患者肝硬化可得到逆转,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降低≥20%,食管静脉曲张、肝脏相关并发症、肝癌的累积发生率、全因死亡率以及肝脏相关死亡率均可降低。
 
  而对于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应用基于干扰素治疗的耐受性较差,获得的SVR率较低。然而,研究表明这些患者对无干扰素DAA方案的耐受性良好。应用SOF+利巴韦林(RBV)治疗8周、12周和24周,Child A级和B级患者的治疗期间病毒学应答率分别高达100%和90%以上,24周时的血小板、白蛋白水平和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可改善,HVPG显著降低;对LDV+SOF +RBV治疗12或24周方案的疗效进行合并分析表明,MELD评分改善的患者比例高达60%。
 
  Bruno教授指出,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获得SVR后,临床失代偿可能得到逆转,肝脏相关死亡率可望降低,有待进一步研究,对是否可降低HCC发生率及全因死亡率等效果进行证实。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