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ASL STC2014]全球清除HBV感染的可能性和免疫耐受问题
——  作者:Roger Williams    时间:2015-01-30 05:15:25    阅读数: 533

  Roger Williams教授是英国伦敦肝脏研究基金会肝脏病学研究所主任。之前,他在英国皇家医院肝脏研究和肝移植研究所工作了30多年。他曾获得多个荣誉奖项,包括英国肝脏研究学会授予的终身成就奖、美国移植协会授予的高级成就奖和国际肝移植协会授予的杰出服务奖。
  在2014年12月的APASL STC会议上,他带来了“全球清除HBV感染的可能性和免疫耐受问题”的精彩报告。主要内容如下:
  在慢性HBV的自然史中,免疫清除期和免疫逃逸(再活动)期患者发生肝硬化的风险显著增加。核苷(酸)类似物的疗效显著,欧洲两项试验表明,应用恩替卡韦(ETV)治疗48个月或替诺福韦酯(TDF)治疗30个月时,超过90%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可维持HBV DNA阴性。TDF治疗3年以及ETV治疗5年时,分别有8%和5%的患者实现HBsAg清除。一项全球多中心随机试验表明,和单用ETV治疗48周相比,加用PEG-IFN-α联合治疗,可使HBsAg的降低幅度更大,并且HBeAg清除率由8%提高至18%。此外,CHB患者接受既往HBV感染恢复供者的骨髓或肝脏移植后,可通过过继适应性免疫,发生感染的清除。
  诸如程序性死亡分子(PD)-1等抑制性受体、IL-10和TGF-β等免疫调节性细胞因子以及调节性T细胞等参与了CHB患者的免疫调节途径,使机体的HBV特异性T细胞功能受到抑制。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则可抑制PD-1表达,有助于T细胞功能的恢复。使CHB患者恢复免疫的策略包括:抑制HBV复制,阻断PD-1的相互作用,减少HBV特异性T细胞的凋亡以及治疗性疫苗等。
  免疫耐受期儿童及青少年CHB患者的T细胞功能保存良好。和成人相比,年轻患者的HBV特异性T细胞数量更多,并且具有增殖和产生细胞因子的能力,应用ALT水平并不能很好地反映HBV特异性T细胞的急性反应,因此,可能比以往所认为的更适于抗病毒治疗。对该期的“免疫耐受”特征已经产生质疑。
  隐匿性HBV感染(OBI)的定义为:肝细胞核内持续存在cccDNA,但检测HBsAg阴性,伴或不伴既往HBV感染的血清学标志。OBI患者可能通过输血或移植传播HBV,并且有发生HBV再活动及进展性肝损伤的风险,也是肝细胞肝癌(HCC)的重要风险因素。此外,OBI对慢性丙型肝炎也有重要的不利影响。
  请点击视频,观看Roger Williams教授精彩报告!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