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ASL STC2014]核苷(酸)类似物耐药机制的新见解
——  作者:    时间:2015-01-29 01:53:05    阅读数: 509

  在2014年APASL乙型肝炎专题会议上,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张欣欣教授报告了“核苷(酸)类似物(NA)耐药机制的新见解”。内容概要如下:
  应用N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历史已经超过10余年。逆转录酶变异参与了NA的耐药,并且逆转录酶不同变异导致的耐药程度存在差异。各种NA的累计耐药率不同。根据HBV耐药株所占比例,相应表现为病毒学应答、部分应答和病毒学突破等。HBV聚合酶发生变异后,在药物等因素的选择压力下,选择出逃避的突变株,最终导致治疗失败。病毒P基因的耐药变异还会影响重叠的S基因。
  中国HBV耐药监测网(2009~2010)研究纳入全国267家医院大约1万例患者,在耐药的临床患者中,有70%以上存在耐药相关的变异,有26.8%无耐药相关的变异。不同临床转归患者HBV准种全基因组的复杂性存在显著差异,慢性HBV感染不同分期的逆转录酶区准种特征也存在差异:肝硬化患者的HBV准种复杂性和多样性最高,显著高于慢性无症状HBsAg携带者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应用拉米夫定或恩替卡韦等NA治疗期间,病毒准种的进化模式可以预测抗病毒的疗效。应答者和部分应答者相比,治疗早期HBV准种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变化存在显著性差异。
  应用克隆碱基测序(CBS)抑或新一代测序(NGS)等不同的方法对研究结果具有重要影响。和CBS相比,NGS对 HBV变异的检出率和预期的变异率更为相似,并且NGS方法涉及更多的病毒株,由NGS获取的病毒株数量更多,检出的复杂性更高。应用CBS和NGS对拉米夫定治疗应答者和无应答者的基线HBV逆转录酶准种特征进行分析比较,NGS对病毒学转归的预测价值显著优于CBS。
  请点击视频,观看张欣欣教授精彩报告!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