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ASLSTC访谈]贾继东:中国已制定FibroScan检测相关标准,全球普遍适用标准尚难实现
——  作者:贾继东    时间:2014-12-17 04:52:47    阅读数: 699

  
       肝纤维化的无创诊断对于肝脏疾病的治疗决策制定、疗效判断非常重要。近年来,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技术已经有了快速进展,其中瞬时弹性成像(FibroScan)是最受关注的一种创新性技术。“APASL第四届乙型病毒性肝炎专题会议”期间,贾继东教授与记者分享了中国多中心研究的结果,以及FibroScan临床应用范围和标准等现状。
  《国际肝病》:2014年12月9日,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杂志在线刊发了您作为第一作者的一篇论著。该文报道了在中国针对FibroScan检测肝纤维化的多中心研究成果。请您介绍一下这项多中心研究的目的和主要的结果?
  贾继东教授: FibroScan是最常用的测定肝脏弹性的仪器,依据确定的不同肝脏硬度界值,可以推测是否为肝硬化以及肝纤维化的程度。西方国家对其已经开展了大量应用研究,但多以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而我国以乙型肝炎为主,因此我们希望能通过前瞻性研究验证FibroScan对中国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诊断准确性。从2007年开始启动了FibroScan检测中国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多中心研究。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地的7家医院供入选500多例患者入选,最终纳入分析的是469例患者,以肝组织病理学为金标准,得出了不同纤维化程度(1~4级)患者的肝脏硬度界值。,根据肝脏硬度可判断肝纤维化程度及有无肝硬化,因此可减少对肝脏穿刺的需求。这对于临床判断是否需要治疗以及治疗的效果非常有帮助。
  《国际肝病》:FibroScan已经有10年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其价值在国际上已经获得很高的认可度。在全球范围内,您所了解的FibroScan的临床应用包括哪些方面?
  贾继东教授:正如我上述所提到的,FibroScan主要的应用是检测肝脏硬度,间接推测肝脏纤维化程度以及是否进展为肝硬化,是一种无创性的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诊断手段。具体到临床应用中,FibroScan主要用于已知肝脏疾病患者的疾病分期及病情程度的判断。另外,一些研究者尝试将FibroScan用于体检中,如果发现体检者的肝脏硬度高,则可以反推可能患有肝脏疾病,并能判断疾病严重程度,当然,这不是常规用途。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我们可以通过连续动态测定肝脏硬度值,例如每半年一次,这样可以了解肝纤维化及肝硬化有无进展。肝脏疾病患者在治疗前后测定肝脏硬度,医生可以依据结果判断肝纤维化程度及是否有肝硬化的减轻或逆转,由此了解治疗效果。
  《国际肝病》:目前,FibroScan临床应用的肝脏硬度值的阈值标准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是否存在差别?有没有必要和可能实现普遍适用的标准?
  贾继东教授: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在不同国家的FibroScan应用研究中,所纳入的肝脏疾病病因侧重有所不同,例如丙型肝炎、乙型肝炎、自身免疫性肝脏疾病等。正是由于肝脏疾病的病因不同,患者肝脏硬度的变化与肝纤维化程度之间相对应的关系不完全一致。因此,建立一个完全统一的标准很困难。另外,FibroScan测定值会受到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炎症坏死。急性肝炎发作时,FibroScan测定值会增高,但是这主要反映的是炎症状态,而非肝纤维化。慢性肝炎转氨酶水平升高到正常值上限2倍以上,特别是5倍以上时,肝脏硬度值也会发生变化。因此在临床应用中,我们需要有可参考的相应标准。目前,我国不仅制定了乙型肝炎的FibroScan检测结果判断标准,而且还针对不同转氨酶水平建立了相应的检测结果判断标准。但是希望制定一个普遍适用于各种肝脏疾病、适合于不同地区,甚至是适合于全球的检测标准,恐怕还有难度,也不太现实。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